冯太后不仅视拓跋宏为自己所出,还倾尽了全力去培养他。在冯氏的培养之下,拓跋宏从小就学习了儒家经典,稚嫩的心中也埋藏了一颗汉文化的种子。}
拓跋宏看着天幕讲述的内容,也不由得回忆起了过去,冯太后对他的确十分的好,对他的培养也格外的尽心尽力,如果没有冯氏的话,他在别人的教育之下,大概率是不会去学习汉家文化,也就不会变成现在的自己。
拓跋宏心里是感激的,冯太后的眼光,是正确的,不仅自己能感觉到现在天幕讲述的也能证实这一点。而且拓跋宏现在十分的感激冯太后,即便天幕的内容还没有讲述完毕,但就从现在讲述的这些拓跋宏就能认识到自己能历史留名,这一切都离不开冯太后。
{此时的北魏国力十分的旺盛,对待北方的统治也十分的稳定,但是冯太后却认为,要想长治久安,唯一的一条路就是汉化。
不仅仅是因为汉文化本身的博大精深,更在于它代表了国家正统,在汉人老师的严格教导之下,拓跋宏深受熏陶。}
拓跋宏:没错没错,他从小就学习汉家文化,不仅从小熏陶了,还十分的感兴趣呢,鲜卑拓跋后世的子孙们是不是也都喜欢汉家文化呀?老祖宗可是稀罕的很呢!
{鲜卑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这曾是他们凝聚部族的重要方式,但是当他们发展成为统治整个中国北方的庞大帝国的时候,这种凝聚力反而成了走向开阔世界的阻力。
当政者试图通过推行汉制,任命汉人官员来稳固江山。但是鲜卑族却无法容忍权力被分割。所以,尽管北魏很早就有了这样相关的举措,但是发展缓慢,甚至还发生过汉人重臣,被降罪诛灭全族的惨剧。
而拓跋宏自幼就亲眼目睹了这种激烈的冲突,他不想再像其他民族那样,在被动的自我矛盾的汉化过程中,消耗掉族群的生命力。他想要主动的积极的发起变革,让鲜卑族人获得更阔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拓跋宏看着天幕上的内容,十分赞成的点了点头,是啊他从小就目睹了这些冲突,看到了这些惨案,自幼学习汉文化的他,心里有着仁德的思想,而且这些都是他们的族人,这些激烈的内斗,最终也都是,只能让族人一个又一个的离去。如果这些矛盾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