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6)页
心这条政令会被人给阻止,他担心政策不能很好的实施,当然,他最担心的还是汉化的失败。
    不过幸好,他身上是有些运气在的,也幸好自己的身后并不是空无一人,自己的目光放在长远的鲜卑族上,而不仅仅是眼前短暂的利益,也因此,那些能够看得到的族人,才会支持自己,自己的政令也才得以实施。
    但是,前期政策的有效实施,并不代表着所有人都站在了他的身后,当利益被触碰到的时候,那些原本站在自己身后的人就会举起手中的刀木仓站在自己的对立面。
    拓跋宏看着天幕上的内容,心里是不高兴的,他清楚自己的政策,触及到了这些贵族们的利益,但是鲜卑族说的可不是一些贵族的鲜卑,如果仅仅只把目光放在这些贵族身上,那迟早鲜卑族将会消散在历史长河中。
    鲜卑的贵族们,看着天幕上的内容,十分的不以为然,甚至对拓跋宏还有些厌恶和抵制,在他们看来,拓跋扈就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原本他们的生活多么好,结果就因为这么一个小子,他们的利益就要被触碰到,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话可不是随便流传下来的,这些贵族们都已经联合到了一起,共同抵制着拓跋宏的决策。
    他们才不会管什么未来,不未来长久不长久的,那些都是虚的,只有拿到手里的才是真的,才是自己的,至于鲜卑族的未来,他们又不是拓跋家的人,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
    拓跋宏心里对这些贵族们十分的不满,但事情还得一步一步的图谋。
    {公元485年,北魏开始推行“均田令”和“三长制”,农民们重新分到了土地,不论官民,平摊税赋。并且设立了邻长,里长,党长进行有效的管理。
    然而,这些政令再次遭到了鲜卑贵族们的激烈反对,但是冯太后和他一手带大的拓跋宏都义无反顾,他们要让北魏发展壮大为真正的“神州上国”。但是,正当拓跋宏踌躇满志的时候,他的精神支柱却轰然倒塌了。
    公元490年,秋分将至,掌控了北魏政权20余年之久的冯太后去世。葬礼之后,拓跋宏表示,要在陵墓旁边结庐独居,守孝三年。这完全不符合鲜卑族的传统,甚至就连饱读儒家经典的汉家大臣们也都认为,天子无此先例。
    拓跋宏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第(4/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穿越荒年,我带旺了瘸腿夫君全家苟道长生:从捡尸开始无敌重生后,妹妹抢着要嫁最穷男人老身偏要光棍修仙传七零:踹掉渣男,带着空间去随军我在剿匪部队的诡异冒险操刀神道丹帝七零小娇娇,撩夫一夜怀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