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宏心里是有着宏图大业的,不然他也不会在其他人都萎靡不振的时候,自己精神抖擞,别忘了,同样都生活在一个地方,别人适应不了,自己当然也不会习惯,只不过是因为他有着目标支持。
{在率军出征的第二年,拓跋宏正式发布了诏书,宣布迁都洛阳。
公元494年冬,北魏的文武百官和宫廷机构,悉数迁往了洛阳。荒废了近200年的洛阳城,重新恢复了都城的气息。
对大部分从未涉足中原的鲜卑人来说,这是一个新鲜的世界,鲜卑人为了便于骑马游牧,服装通常是紧身的,并且袖子十分的窄,与汉人的宽袍大袖,精美飘逸,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汉人对头发服饰等等十分的重视,待人接物,从言语到举止,都有一套十分独特的礼仪,这些都让鲜卑人感到好奇,然而,他们又很难融入到汉人的生活当中。
巨大的冲突跃然眼前,作为迁都的策划者,拓跋宏无法回避这些现实的矛盾,实际上,他并非没有预见,相反,这正是他迁都的原因,他迁的不仅仅是都城,更是文化。
他要的不是融入,而是深度的融入汉文化,他相信,这将带来新的成长,绽放新的生机。
迁都当年的12月,拓跋宏发布了诏令,要求所有的鲜卑人一律改穿汉人的服饰,发饰也要与汉人相统一,在半年之后,他再次发布了赵令,要求朝臣一律使用汉语,年满30岁的,可以逐渐的改变,30岁以下的必须立刻改变。}
叶姝看着这个要求,只觉着亚历山大,要是自己是拓跋宏手底下的鲜卑人的话,那不就是今天发布了招令,明天就得学会一门语言,想想就感觉很难实现,即使有了一段时间的打底。
那些卷生卷死的老祖宗们:这还困难吗?不是都给了他们时间适应了吗?这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
叶姝:她学英语学了那么多年了,也没看学到哪去。
鲜卑人老祖宗们:陛下呀,看看后世子孙的话吧,他们脑瓜子没有那么厉害啊。
拓跋宏:有了压力才有了动力,不然天天的拖过来拖过去,什么时候才能完成汉化啊?反正这事没得商量。
鲜卑人老祖宗们:唉,终究是错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