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看着天幕上的内容,只觉着自己的后背,一阵阵的发凉,眼前一片黑暗,不是他就算再怎么不靠谱,也不想当一个亡国之君呐。
哪怕是再想修仙,再是不理朝政,天幕的内容,他也不会不看,瞧瞧这天幕说的,他那还有胆子和底气不去处理朝政了,这万一出个差错,明朝真的在他手里毁了,那他才是死到临头了,也不用想着什么好日子了,能不能进皇家陵园还两说呢。
而且让天幕这么一说,他这还得去稳固一下自己的皇位,不然大概率会被那群胆大包天的给拉下马来,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
明神宗立马下令召见张居正,废话,这天幕都说了,肯定得找他呀,这就是个厉害人,先和他一起商量一下对策,然后在召开朝廷大会,他可不想背下这么沉的担子,这个亡国之君的名号还是让别人拿着吧,他就婉拒了。
{然而,在张居正死后,出于对他的个人厌恶,万历皇帝任性地破坏了一条鞭法,并且以万历皇帝为首的集团,开始设矿税监,鼓励皇帝内侍兼并土地。
这导致的最大的恶果,并不是加剧了人民的赋税,而是破坏了刚刚稳定下来的土地政策。
土地兼并的问题,一直延续到了明朝灭亡,另外,万历皇帝对待财富,有着非同一般的迷恋。他夺取天下财富于一身,个人的财富,空前的积累,却使得国家的财富流失殆尽。
同时,在储君的问题上,明神宗同样非常的任性,造成了朝中君臣不同路,上下不同心的局面。也因此引发了万历到天启初年的“明末三大案”,最终成为了明末党争的导火索。}
明朝的前几个皇帝看着这个明神宗的一系列骚操作,恨不得到明神宗所在的时候,把他狠狠的削一顿,真就是好皇帝千篇一律,昏君各有各的想法,你说贪财一点就算了,没有能力不理朝政,也先放到一边,人家针对问题提出来的解决方案,你哪来的脸?根据你自己的喜好就废除了?
人都没有嫌弃你一个昏君,你反倒是来了瘾,说到这个就来气,他大明这是被谁诅咒了吗?好的功臣不好好的优待,还各种的辜负,前有一个于谦,后有一个张居正,这样的臣子放到他们前几个皇帝手里,那都是得好好礼贤下士的,好好优待的,到了你们这儿,反倒成了皮球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