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天灾的确是让人十分的头痛,哪怕他们一个个履历十分的耀眼,都不能够,于是几人只好反复出邮件,尽可能去寻找产量丰富的粮食,或者尽可能多的囤一些粮食。
{在缺乏切实有效的经济国策指引下,闯王李自成横空出世,于是天地下之间开始流传起了一条口号“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面对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崇祯一筹莫展,没有能力阻止国家财政的问题,也没有办法阻止流民的暴乱,也交不了军费的开支,更没有办法阻止文官内斗 ,就连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也做不到。
于是当后金军,突然的兵临城下,崇祯皇帝十分的恐惧,袁崇焕及时的率兵赶到,阻止了京城的沦陷。但是朝中的官员却指责袁崇焕戍边,竟然导致了后金绕道入关,对袁崇焕的怨言诽谤,纷纷四起,诬陷他纵敌佣兵。}
朱元璋看着天幕说的话,心里十分的恼恨,他清楚,百姓只要没有被逼到绝路上,是不会谋反的,他也清楚,李自成打的这个旗号会吸引多少被逼到绝路上的百姓们,能说他们不对吗?不不能,这些百姓从始至终都是被推着前进的,他们又何其无辜,只不过是有心之人利用他们,而想要实现自己的阴谋罢了。
朱元璋对待百姓是不错的,但他对待大明也是有着浓浓的感情的,甚至有着极大的期望,不然也不至于所有的朱家子孙们都按照他给编下的取名字,就是希望大明能够永世留存千秋百代。
虽然清楚没有一个王朝能够永远屹立在那里,但是对于他一手建立的大明,朱元璋还是有梦想的。
只不过现在,明末的混乱局面,让他要来认清现实,要想攘外必先安内,其实说来道去,明末这么混乱的局面,归根到底还是内斗太过严重,虽然也有环境和外部威胁等等,一系列乱七八糟的影响,但是这些官吏等的内斗还是像一根针一样狠狠地扎在了朱元璋的眼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