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下一下又一下,越说越生气,最后还是朱标看不下去拦下了。
主要是再打朱棣,他担心会出现什么问题,把人打坏了,那就不值当了。现在还有补救的空间,他们还能建设一下大明,争取把这些问题给解决掉,让大明更上一层楼。
{即便是张居正执政十余年的时间里,仍然以冯保太监为内应,才能继续做事。虽然一切的权力归于君主,但是君主是孤立于宫廷之内,外朝不设置宰相,内庭的司礼监便成为了实际的宰相。
所以有明一朝,阁臣不弄权,不结党,就无法使政令畅通。
党争的根源,就在于内阁和六部的权力问题,以及皇帝对于高度集权的执着,因此,明朝从衰败到覆亡也可以说是这种制度下的必然发展。}
天幕底下,不光明朝的人十分认真的看着这个内容,其他朝代也是自己的归结,明朝灭亡的经验教训,想要以此避免,其中尤为甚者的是清朝,清朝是从明朝的基础上发展的,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借鉴的明朝,不管是政治制度还是思想文化,并且清朝的皇权专制更为甚,他们十分认真地学习明朝灭亡的因素原因,想要以此避免。
康熙皇帝作为卷王,从天幕没有出现的时候,就开始针对明朝灭亡的原因而做出规范了,现在天幕讲了更多,讲得更加的详细,康熙皇帝瞬间就有了感悟,立马就去写了下来,不光如此,他还安排给了自己的儿子们,卷王的思想就是不能自己学,还得拉着儿子们一起卷,要不然他怎么能培养出这么多龙凤子孙呢?
其他朝代的老祖宗们:啊,对对对,瞧你厉害的,人家培养出来的,放出去开拓了,或多或少也都在历史上的不同方面有点印记吧,哪像你家,九子夺嫡~
康熙被人这么一怼,气的肝都疼了,不行,老子怎么还能让儿子给坑了?立马给他们安排任务,给我往死里学,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他就不信了,他的儿子肯定是十分出色的,放到其他方面也是龙凤之子,怎么可能只能留下一个九子夺嫡?
康熙九子:皇阿玛,有没有可能就是因为你后期活的太久了,不愿意放手了,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