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昨日回去的世家,又紧急送来了成箱的厚礼,往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比青天大老爷还大公无私,将府中、族中作威作福的人全送进官府,绝不包庇。
    司马家也很痛快,江南能排进前八的世家,断尾求生,献祭了一大批族人,将私兵全部遣散,掏空了底蕴,至此元气大伤。
    世家交田,会导致大批佃农失去生计,收上来的百万亩良田绝不能荒废了,重新分田迫在眉睫。
    因为人手不够,刘湖与尹守知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从北方调来的新任官员,也在廷尉、司农卿、御史大夫、尹太尉的护持下迅速掌握实权,摸清苏州情况,很快上手了。
    太子的余威下,所有政策落实将畅通无阻。
    眼下太子殿下没功夫管朝廷政策。
    和齐帝吵了一架,祁元祚心情不好也不坏,从苏长淮口中得知,齐帝没有对游侠用刑,是极为温和的审问了。
    两千张嘴太能吃,关不了几日,便能出来。
    只是游侠这个群体让齐帝心梗,用吧,太没规矩,不用,太浪费。
    祁元祚给苏长淮留了三个字:“绣衣使。”
    苏长淮心中一震,看着太子离去的身影,内心掀起惊涛。
    这样算无遗策,纵横捭阖的本事,究竟是好是坏?
    苏长淮赌陛下大概率会纳谏,重启太祖时期的绣衣使监察机构。
    苏州一窝子腌臜事,证明朝廷对远距离地方势力的掌控不足。
    仅依靠巡按御史监察巡视远远不够。
    这批游侠,好比肚子饿时天降的窝窝头。
    绣衣使职责是千变化万行走民间,监察官府及世家豪绅,有先斩后奏之权。
    是太祖在位提出的拟案,由于种种原因搁置了。
    如今借着苏州城的东风,设下绣衣使监察制度,再合适不过。
    一群平民游侠,背后没有任何势力倚仗,又有救驾之功,心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大格局,简直是首批绣衣使的最佳选择。
    苏长淮升起无尽的忧虑,慧极必伤,太子殿下锋芒毕露,来日可能善终?
    这对祁元祚而言,只是出大殿后顺嘴解决的事儿。
    有苏长淮这个传声筒,都不需要他亲自与齐帝商议了。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通缉魅魔我能看到商品价格曲线财阀小娇妻:叔,你要宠坏我了!都选白月光,我走了你们哭啥改嫁前任小叔,渣男悔不当初四合院:刀劈易中海,院里谁不服当了百年虐文女主,你现在才给我绝世修为?穿成懒蠢小姑子,带着全家奔小康她的娇软,诱人深陷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