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渔船、盐价,就连麻布、葛衣也降价了,源源不断的船只出港从最近的府城调来了化肥,以官价贩卖。
当初被多录入的举人,全部派到苏州,成为新上任的官吏,每天下乡测田,并传授他们化肥的使用方法。
江南本就是轻工业的摇篮,在一系列举措下,纺织业、制瓷业、制糖业、造纸业、印刷业、 制茶业……焕发新生。
因为世家大量交田而失业的佃农被重新录入户籍,等待秋收后,分配田产。
连续一个月的日夜不休,种种政策终于通过朝议落实,苏州从动荡过渡到平稳。
绣衣使经苏长淮之手,进入选拔期。
第一批绣衣使将会从一千多名自愿报名的游侠中诞生,只录三十名。
经过严格的培训,他们会携天子亲临的腰牌,前往大齐各地,展开清查行动。
若这三十人办事得力,绣衣使监察制度才会正式成立,若不得力,他们是第一批绣衣使也会是最后一批绣衣使。
除了这件震动朝堂的举措还有一件事。
开运河!
这个提议想想也知道是谁提的。
老实了一个月的太子殿下又不老实了。
齐帝也意识到长安与江南的通信的不便利,江南水系发达,修河造堤既可以方便交通还能造福两岸的百姓。
只是要修一条从北向南,贯通江南六州两港的河道,劳民伤财。
太子殿下呈上了一份抄家所得的财物清单。
上面的数字,调三万农夫,每日每人发银饷六十文,再加上杂七杂八,修河能修二十年。
这是不动用国库一文一厘的情况。
齐帝默了,他拿着那份折子,数次看向儿子,尊贵的皇帝陛下,向金钱恶势力屈辱低头
“其实你抄家的想法,朕当初是一万分同意的……”
祁元祚揣着手:“呵!”
齐帝撸了一把脸,活来了,公卿们,再战吧。
只是运河不是说开就开的,你得规划河流走向,使河流改道的事都是大事,需要从长计议。
如今只是提上议程,想要落实,得个一年半载。
无论怎样,只要不愁钱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