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火通明,茶盏换了一杯又一杯,嘉和帝都没碰。
他手抵眉心,身心俱疲。
曹吉无声的拨了拨烛芯。
“皇上该好好歇息才是,老奴愚见,这事儿摆在那儿,一件又一件的,得慢慢来,急不得。”
嘉和帝端起刚上的茶,喝了一口,放下的力度却加了几分。
“你都知道急不得,可他们却一个比一个急!”
“大臣们,也是为了江山社稷,但总归,皇上心里有数,这就行了。”
嘉和帝鼻孔喷气,歪头看着曹吉。
“连你也认为,朕心中有数。那你说,谁会是太子!”
曹吉哎哟一声,自掌一嘴,跪下求饶。
“老奴失言,老奴不是这个意思,皇上,老奴是万万不敢揣测圣意,老奴是说,皇上您看这几个皇子秉赋心性,心里有数。”
“行了,起来吧,一把年纪膝盖都要碎了。”
“谢皇上开恩。”
曹吉爬起来,又退了两步,微弓身子,伺候着。
嘉和帝接着刚才的话,跟他聊上了。
“他们是我的儿子,我自是知晓一个个如何。如今,朝堂逼着再立太子,别以为我不知道,他们心里想的什么。”
“老二,什么都好,就是太自负,心也够狠!总以为自己做的事,瞒住了所有人。他还不是一国之君!要单从能力而言,是当立他,嫡长已故,按理,也当轮到他。你说是不是?”
曹吉哪敢说是,或者不是。
拥立二皇子的呼声是最高的,贺家的缄默本是无心,却无异于是变相认同,皇上自然要听听大臣们的意见。
又或者,皇上自己也是有些欣赏二皇子的智谋才情的?只不过有些事,二皇子确实过了。所以纠结?
这么把二皇子召回,一直留在京中。
难免让人多想。
指不定连二皇子都生出了这个想法。
“皇上,老奴实在看不清。”
嘉和帝还能不知道他的避而不答吗。这么多年贴身伺候了,也算是彼此了解。
嘉和帝本来也不是问他,只是找个人闲聊。毕竟这些话,他还能跟谁说?
“曹吉,他是有这个本事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