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吸一口气,揉了揉额头,声音里带着些许无奈:“你们冷静一下,我真没想当什么教主……”
然而,圣因师太却并未退缩,她上前一步,神情肃然,语气郑重地讲述起明教的历史。
“郭姑娘,你可知,明教的创立并非如江湖传言那般简单?当年,宋徽宗赵佶即位后,为筹集岁贡,不断增加百姓赋税。他荒废政事,重用蔡京、朱勔等奸臣,使得民不聊生,天下百姓苦不堪言。那时,江湖上群雄并起,有人落草为寇,正是那梁山泊的108位英豪,可他们最终选择了受朝廷诏安,投降了朝廷。”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悲凉:“而我明教第一任教主方腊,当时顺应民心,起义反抗北宋暴政。此后,明教的教义便是——众生平等,心向光明,救济贫众!”
郭芙闻言,神色微微一动,没想到明教竟是如此来历。
圣因师太继续说道:“可惜,到了第十五代教主张三枪,他竟投靠蒙古人,为了一己之私,残杀了无数汉人。光明左右使为了阻止他,却不慎被其反杀。教中兄弟多有不忿,纷纷离去,明教从此分崩离析。”
她说到此处,声音低沉而沙哑,眼中透着深深的痛苦与愤怒。
“明教原有四大护教法王,如今只剩下我和我的义兄张一氓,而张三枪逃去蒙古,教主之位一直空悬。但即便如此,我明教教众仍遍布天下,人数不下于丐帮。”
她深深地看着郭芙,话语中带着几分意味深长:“郭姑娘,你的母亲黄帮主是现任丐帮帮主,而你若继任明教教主,你们母女二人,岂不相得益彰?”
这句话落下,郭芙心头猛地一跳。
母女相得益彰……
这句话的分量远比圣因师太之前讲的明教历史更加沉重。她从小便崇拜母亲黄蓉,母亲统领丐帮,是武林中赫赫有名的女中豪杰,而自己,若是能统领明教,与母亲并肩而立,岂不是一件极其风光的事?
她抬眼扫过圣因师太,后者目光坚定,似乎早已看穿她心中的犹豫。她又看向明教众人,他们的眼神同样充满着希望,那是一种渴望着有人带领他们走向新生的目光。
郭芙有些犹豫,手不自觉地在被褥上摩挲着,心中天人交战。她真的要接下这明教教主之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