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战将们心中荡漾。
大白话就是当年刘邦拎着把剑就打下了江山,刘秀靠着一股子火气又给咱老刘家续了命,靠的就是一帮不要命的兄弟。
有人豁出肝啊胆啊的保家卫国,有人脑袋别裤腰带上血战沙场。
现在乱子平了,朕半夜摸着心口都能想起你们这样的猛将。
有人三更天蹚冰河砍胡人,有人赶着早出函谷关,打得反贼连裤衩都不剩。
「能砍人的是爷们,不怕死的是好汉」 ——按老祖宗的规矩,该发奖状发奖状,该给官帽给官帽。黑玉牌子配红腰带管够……
巴拉巴拉。
荀彧念完,百官躬身。
他将圣旨放回托盘,又拿起第二封。
扯开念道:“皇甫嵩,拜为大将军,授汉大将军印、鎏金环首刀……”
皇甫嵩上前一步,激动的声音发颤,“老臣遵旨。”
他的大将军位置已经定下,将军府早就运转起来,缺的就是个像样的程序。
今日补齐了。
礼乐响起,太尉跪进白玉斧钺,大长秋持节授都督中外诸军事铜符……
忙活了一通。
等皇甫嵩的事结束,将领们的手中已经被燥热的汗水打湿后背,眼巴巴的望着上方。
“左将军刘备听旨。”
没想到第一个先到的居然是他。
一个和其他人相比,在朝中没有任何背景,却一步步走到左将军的人。
刘备深吸一口气,如此大典,他双膝跪地:“臣刘备听旨。”
人群中,孙坚和曹操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荀彧继续道:“刘备为卫将军,恢复祖上祁阳侯爵位。”
左将军到卫将军,看似只进了一阶,实则前者比卿,后者比公,是巨大的跨越。
刘辩现在完全不担心将军位不够。
曾经的皇甫嵩和朱儁,一个左车骑将军,一个右车骑将军。
完全可以照搬嘛。
将来再小小扩充一下,什么左卫将军右卫将军,什么左征西将军右征西将军。
不嫌绕口的话,来个左左将军、右左将军、左右将军、右右将军、前前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