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有个锦囊,如果你到了徐州遇事不决,你可以打开它,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也算是禟尽一些绵薄之力。”
陶谦感叹道:“本以为能和匡胤你并肩作战,共同剿灭黄巾贼子的。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荥阳发生了叛乱,让老夫没有这个福分。”
张禟笑道:“陶公不必如此,说不准等我解决了荥阳之乱,陛下就会派我加急前往徐州,给陶刺史锦上添花。”
陶谦摇头,叹道:“匡胤你来了,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要不是匡胤你也要去荥阳平叛,老夫真想向你借几个人一起去徐州。”
借将?
张禟不解地问道:“陶公,你这话是何意?”
陶谦回忆起西凉之战,缓缓说道:“昔日,我跟随皇甫将军前往西凉平叛,那个时候皇甫将军从你麾下借了宇文。”
“宇文凭借个人武勇,力斩敌将,威震敌军,为皇甫将军立下了大功。”
“果然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张禟嘴脸一抽,前有皇甫嵩,现有陶谦,怎么一个个都盯着自己的手底下的人,有本事自己去招揽人才啊!
最后张禟“真心实意”地对着陶谦拱手说道:“陶公保重,禟在洛阳等着你大获全胜的消息。”
陶谦也回礼道:“借你吉言。”
……
待张禟、陶谦两人话别之后,陶谦兵马走了一段路之后,陶谦就偷摸出张禟给他的锦囊。
陶谦当然不会真的遵守张禟的话,真的到了徐州,遇事不决之后再打开锦囊,而是现在就打开了张禟给他锦囊。
锦囊里面是一片布帛,上面写了两段话,虽然张禟的字还是一如既往的难看,但好在陶谦能看的懂。
布帛上面都是帮助陶谦解决在徐州的两件重要事情的建议。
第一条建议是虽然朝廷是有给陶谦兵马去平定徐州叛乱,但这些是洛阳的兵马,如果损失太大的话,即使陶谦平定了徐州之乱,朝廷依旧会怪罪陶谦“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所以,张禟的建议是可以招揽在徐州的臧霸等人为平叛的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