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指出的是,这已经不是吐蕃人第一次请求与宋朝一同出兵合力对付党项人了,但之前宋朝总是打哈哈。这一次李继迁都已经死了,如果宋朝还是一盆冷水浇在吐蕃人滚烫的心头上,那吐蕃人会怎么想就很难预料了。考虑到这一点,再加上李德明迟迟都不肯对宋朝的招抚给出回应,赵恒便决定改变对李德明的态度——由抚变剿。他同意了吐蕃人的请求,双方约定,只要吐蕃那边一动手,宋朝西北前线的各路将领就将带兵杀入党项境内来个两面夹攻,而且这一次的军事行动也不需要向朝廷请示和汇报,怎么合适就怎么去干。
那么,李德明在这几个月里到底在干什么呢?很遗憾,因为后来蒙古人对西夏的毁灭和报复实在是太过彻底和狠毒,这让我们如今根本就无法获取由西夏本国人所记录的历史讯息。因而,李德明在这段时间里具体都做了什么我们是无从知晓,但我们所能够确定的是他在这期间定然会想着如何向潘罗支讨回杀父之仇这笔血债。
潘罗支的哥哥邦逋支在得到宋朝愿意出兵夹击李德明的允诺后开始往回赶,他这边还在回去复命的路上,那边的李德明却已经在这时候集结起部众向潘罗支发动了进攻,可李德明第一次挂帅出征就吃了个败仗。
为了对付复仇心切的李德明,潘罗支这回除了集结六谷部和者龙族之外的兵力外,他还另外召集了其他几个吐蕃部落的人马。对于数百年来居住在河西地区吐蕃诸部来说,党项人谋图夺取河西走廊无异于是一场事关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而这些人为了阻止党项人打进河西走廊也是很愿意汇聚在潘罗支的旗帜下共同对付李德明。如此一来,双方的实力对比陡然间就发生了改变。这场战斗最后的结局也是没有什么悬念,一场激战下来,李德明带着部众是落荒而逃。
潘罗支再次胜利了!真的吗?未必!
处在胜利喜悦中的潘罗支不会想到一个祸根甚至是他的追命索已经系在了他的脖子上。李德明这一次攻击潘罗支看似败了, 但这其实只是他连环计当中的第一步。相信不会有人忘记特洛伊之战中的那匹举世闻名的超大木马吧?没错,李德明在这一次的交战中也给吐蕃人送了这样的一匹木马——不,不是一匹,而是两匹。
怎么回事呢?原来,李德明在败走之时,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