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在这一年里对宋朝也似乎心生了几丝怜悯和慈悲,当李沆病故且随后赵恒忙着重组国家中枢的时候,党项人和辽国人一直都相对比较安静。等到宋朝将国内的事情梳理完毕之后,一场规模空前的暴风雨才开始在远处的天边缓缓来袭。
这年八月,辽国正式册封李继迁的儿子李德明为西平王,辽国也由此承认了李德明对西北诸州的统治权和控制权。辽国的这个做法很明显是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他们希望李德明能够继承和发扬他父亲李继迁的优良战斗精神和意志,希望他在这个时候能够在西北方向给宋朝多添点乱子。这里面的原因没有别的,因为辽国在经过了数年的精心准备之后已经完成了再一次对宋大举犯境的准备,如果李德明能够最大程度地向宋朝施压,那么辽国无疑能在接下来的南侵当中拥有更大的胜算。
进入九月,随着辽军再次犯境的迹象越发地明显,宋朝河北前线的边关急报开始每日连续不断地通过驿马飞进了开封:辽国皇太后和皇帝已经率领数十万大军进驻幽州,辽军即将再次大举入侵!
赵恒紧急召集中书省的两位宰相和枢密院的枢密使王继英共同议事,中心议题只有一个:宋朝应该如何应对辽国此次堪称规模空前的入侵?
赵恒首先发言:“朕近来已经多次得到边关奏报,看样子辽国人很快就要打过来了。我们的大军多驻守在河北,大敌当前,朕这次自当亲征决胜,爱卿们觉得朕应该何时出发为好啊?”
自古以来,每当皇帝亲口说出御驾亲征这个词的时候,下面的大臣无一不是虎躯一紧,轻则默不吭声,重则哭天喊地死活不让皇帝出门。那么,赵恒手底下的这三位重臣又是如何反应呢?
宰相毕士安向赵恒回道:“陛下已经在前方委派了将帅御敌,你只需让他们恪尽职守就行了。如果陛下你非得要御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