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了这一点后,赵恒不再迟疑,既然决战不可避免,既然王超的十万大军在得到诏命一个月后也没有离开定州,那么宋朝就只能将京城里的禁军拉上战场,而且宋朝还得将能派上战场的将领都派上去。这时候,开封城里的一个等待了多年同时也是被刻意压制了多年的老兵终于得到了朝廷的征召并得以重上战场为国效力——国舅爷李继隆!
公元1004年11月18日,赵恒下令由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李继隆为驾前东面排阵使,禁军马军都指挥使葛霸为其副手,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石保吉(石守信的儿子)为驾前西面排阵使,禁军步军都虞侯王隐为其副手。
赵恒命令上述人等带领禁军即刻赶赴澶州,而就在赵恒也准备动身时,恰逢天上的金星惊现于白昼。金星当空于白昼之间这种事在如今不过是一种正常的天文现象,可在古代这被认为是异常的天象,这被认为寓意着将有不好的祸事要发生。
面对如此异常天象,朝中开始流言四起,有人说这是不利皇帝亲征的预兆,也有人说这是将有朝中大臣要遭遇变故。此时已经身患重病的宰相毕士安为了让赵恒亲征之事不再出什么幺蛾子,于是他上表请求以抱病之身随驾亲征,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赵恒不要在这个关键时刻再次出现摇摆。这一招果然奏效,赵恒在拒绝毕士安这个请求的同时也坚定了要立即亲征的决心。这里面的原因也很简单,一个垂垂老矣的病号都敢主动申请上前线,你赵恒身强力壮难道要做胆小鬼?
毕士安随即给将要随同赵恒一同北上御敌的寇准手书一封勉励他要为国竭力:“今大计已定,唯君勉之,士安得以身当星变而就国事,当所愿也!”
公元1004年11月20日,赵恒命令他的四弟、雍王赵元份监国,他本人则带领各级文武大臣以及京城里的禁军起驾开赴澶州。
离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