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仲云站在庭院另一角,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他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家族复兴的期望,也有对女儿未来的忧虑。作为谢家的家主,他深知这门亲事对谢家的重要性。萧鸾如今已被封为宣城王,地位显赫,若能与之联姻,无疑是谢家重振声威的良机。然而,他也知道,女儿谢斯南对萧鸾一直不太感兴趣。
谢斯南的态度,与府中上下的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始终表现得冷淡且疏离,对萧鸾的礼物从不多加评价,只是礼貌地谢过;在与萧鸾的对话中,她总是保持分寸,既不亲近也不疏远。
这日,庭院中春意盎然,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谢斯南坐在廊下,手中捧着一本书,神情专注。她的目光时而从书页上移开,望向庭院深处,仿佛在思索着什么。她心中明白,萧鸾对她的频繁示好并非单纯的欣赏,而是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她不愿被卷入这场复杂的政治联姻,因此刻意保持距离。
“小姐,”幼宁轻声唤道,将一杯清茶放在她身旁,“您不去见见萧将军吗?他刚刚送来的字画,听说是王尚书的珍藏呢。”
谢斯南微微一笑,轻轻摇头:“我还是不去了。父亲会替我谢过他的。”她的声音柔和,却透出一丝坚定。
幼宁见状,只好不再多言。她知道,小姐的脾性向来如此,凡事都有自己的主见。她心中隐隐有些担忧,萧鸾的地位和权势让她感到不安,而谢斯南的冷淡态度又似乎注定了这场联姻的艰难。
不久后,萧鸾被封为宣城王,他的地位更显尊贵。这日,他再次来到谢府,与谢仲云在书房内单独会面。书房内,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青烟带着淡淡的檀香味,墙上挂着几幅名家字画,书案上堆满了各类典籍,显示出主人的学识渊博。
幼宁悄悄地在门外守候,她知道这样的会面往往决定着小姐未来的命运。虽然她只是一个侍女,但她对谢家的忠诚和对谢斯南的关心,让她不由自主地关注着这一切。
萧鸾坐在书案对面,神情诚恳且自信。他语气诚恳地提出了迎娶谢斯南的请求,并强调这不仅是个人情感,更是两家联姻的绝佳机会。
“谢府丞,您知道,我对谢小姐的才情钦佩已久。若能得她为妻,我必会视如珍宝。更何况,这门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