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咬着牙,狠狠地点了点头:“我意已决,必反商纣!这大仇不报,我姬昌誓不为人!”
散宜生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
“侯爷,反商一事,事关重大,咱们可得从长计议。虽说如今西岐民心所向,但咱们的兵力、粮草,与商朝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当务之急,是要广纳贤才,扩充实力。”
姬昌听了,抬起头来,目光中透着坚定:
“先生所言极是,我这就下令,在西岐广招能人异士,共举大事!”
散宜生领了姬昌的命令,立刻就忙活开了。
他叫人写了一张张招募告示,贴满了西岐的大街小巷。
告示上写得明明白白:
“今西岐欲广纳贤才,无论你是文臣武将,还是能工巧匠,只要有一技之长,皆可前来投奔。侯爷必当以礼相待,量才而用,共举大业,同享富贵!”
这告示一贴出去,可把西岐的百姓们给激动坏了。
大家都奔走相告,说侯爷这是要干一番大事业,咱们可得跟着沾沾光。
一时间,西岐城外来投奔的人那是络绎不绝。
第一天,来了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手里拎着把大刀,一进门就咋咋呼呼地说:
“我听说侯爷在招人,我这一身武艺可算有地方使了!我能一刀砍翻一头牛,上阵杀敌绝对不含糊!”
散宜生一瞧,这人虽然看着挺壮实,可眼神里透着股子鲁莽劲儿。
散宜生就问他:
“壮士,你可曾读过兵书?知道如何排兵布阵吗?”
那汉子挠挠头,傻笑着说:
“啥兵书?我不识字啊,我就知道拿刀砍人!”
散宜生无奈地摇了摇头。
第二天,来了个斯斯文文的书生,穿着一身破旧的长衫,背着个书篓。
他一见到散宜生,就行礼说道:“大人,学生自幼饱读诗书,愿为侯爷出谋划策,辅佐大业。”
散宜生见他谈吐不凡,心中一喜,便问他:
“先生既有大才,那依你之见,当下西岐该如何发展农业,让百姓富足?”
那书生眼珠子转了转,张口就背起了一篇文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