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姐姐会愿意不嫁人不生子,一辈子在他身边照顾他么?
夏王睁着一双狗狗眼,委屈地看着熟睡的姜贞,直到自己也睡着。
第二日,有关「姜嬷嬷夜宿夏王寑宫」的流言,悄悄从皇宫传了出来。
——————
盛国。
这四年来,盛帝逐步加重赋税。
尽管顾翦之和张宰相等一众臣子极力反对,盛帝也没有停下加税的决定。
百姓虽有不满,但是眼见宫里的一切奢侈宴会都停了,盛帝和嫔妃们的吃穿用度也大幅减少,大家日子都过得清贫,也就没有多少怨言。
百姓和宫里节俭度日,军队却在扩建,北方统帅任忠和南方统帅范凌赟也频繁进出京城,是人都能看出来,盛帝这是准备打仗了。
顾翦之一直忙于政事。
由于盛帝日益严苛的政策,很多行商之人不得不放弃本业远走他乡,普通人经商门槛越来越高,加速百姓贫困,导致社会混乱,各地案件四起。
尽管顾翦之多次谏言薄赋轻徭,但是盛帝一门心思只想扩军,并不听他的。
有时候说多了,盛帝就将他贬到簌城去呆个十天半月,等自己的气消了再把顾翦之捞回京城。
他不是没想过要罢免顾翦之,只是,若在这时没有顾翦之这样的清官去解决百姓的实际矛盾,怕穷苦的百姓们会集结起来造反。
顾翦之便这样招之则来,挥之则去地过了四年。
每日清早起来,收拾好就去上朝,下朝就去御史台办公务。
有时去御书房规劝盛帝;偶尔大理寺有悬案,他也会出马;时不时还会到各地巡视,解决民间不少不平事,查处地方上的贪官污吏。
顾老夫人本来还会催他成亲,为此也与其他官员府的夫人走动过。
可顾翦之太忙,根本不去相看。
渐渐地,顾老夫人发现儿子铁了心不准备娶妻,催不动,也就不催了。
忙完公事,顾翦之偶尔也会去冯宅歇息。
那里还留着姜贞的一些物件,比如柜子里的衣物和抽屉里的通关文牒,他一直没敢再打开看过,怕睹物思人。
睡在卧房的架子床上,他时常会想起与姜贞在一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