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忠义之举,感动了城内义士萧嘉穗。萧嘉穗心怀大义,一直对梁永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他暗中联络城中百姓,组织起一支起义队伍。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起义军里应外合,攻入梁永的府邸。萧让三人趁乱逃脱,与起义军一同奋战。
在激烈的战斗中,萧让虽手无缚鸡之力,但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为起义军出谋划策,指挥战斗。最终,他们成功夺下荆南城池,梁永被诛杀,百姓欢呼雀跃。
然而,命运弄人。在征讨方腊前夕,蔡太师听闻萧让的才华,强行将他留下。萧让虽心有不甘,但无奈之下,只得在蔡太师府中担任门馆先生。
在太师府中,萧让表面上为太师府的公子们授课讲学,教导他们书法与文学知识。他将自己的书法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这些公子,希望他们能领略到书法的魅力,培养出高尚的品德和文化素养。然而,他内心深处始终牵挂着梁山的兄弟们,怀念那些与兄弟们并肩作战、快意恩仇的日子。
闲暇之余,萧让时常回忆起在梁山的点点滴滴,心中感慨万千。尽管身处富贵之地,但他并未忘记梁山的侠义精神。他利用自己在太师府中的地位,力所能及地帮助一些穷苦书生。他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和资源,资助他们参加科举考试,希望他们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
他还暗中收集一些朝廷奸臣的罪证,试图寻找机会揭露他们的恶行。他深知,这些奸臣是导致国家动荡、百姓受苦的根源,只有将他们绳之以法,才能还天下一个公道。
在这黑暗的世道中,萧让坚守着自己心中的正义与善良,以手中的笔,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期待着有朝一日,能为梁山兄弟和天下百姓讨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