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为了发展经济,提高百信的生活水平,出台了很多新政策。
    比如“用工减税制”,无论你是开店,办工坊,还是经商,每招募一个伙计,就减免相应的税负,用的伙计越多,减免的税负也就越多。这就刺激了很多老板不断投资,兴办实业,也就使得大量的百姓有事可做,有钱可挣,老百姓挣到了钱,自然也就敢花了,又促进了商业、工业的发展,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当时的老百姓平均寿命很短,除了频繁的战争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病无所医。首先,会治病的郎中很少,都是学徒制,一个有经验的郎中一生最多只传授两三个徒弟,所以“医生”极其稀缺,女医生根本没有。老百姓生了病,要找个郎中医治非常困难,徒步走上十几里或几十里,好不容易赶到到郎中家,发现郎中不在家,出诊去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病情就被耽搁了。如果遇到急病,十有八九只能等死。
    一些女子患了妇科病,只能听天由命。
    还有一点就是郎中出诊的费用和药费,一般的百姓根本出不起。
    以上种种因素导致百姓生了病真正得到医治的其实很少。
    而另一方面,皇家内宫却养了很多医术最高明的郎中,俗称御医。他们只能给那皇家人看病。那些朝中大臣的家里也有很多专门的郎中。老百姓是享受不到的。
    这段时间,傅青云通过投奔过来的一些官员,联系了不少御医,并派人把他们接到了宿州,成立了一所医学院和两个大医馆。
    医学院招收了上百名有志于学医的学子,其中还有七八名女孩子。由御医给他们上课讲学。
    而大医馆则类似于二十一世纪的医学院附属医院。每天有御医和招募的郎中给百姓坐诊治病,也供医学院的学子观摩和实习。
    那些御医们开始有点抵触,他们在深宫大院呆久了,觉得给这些平民百姓治病,有失身份。后经傅青云苦口婆心的“洗脑”,才终于勉强接受。当然,给他们的俸银和地位也是很高的。
    这一举措,让宿州等地的百姓幸福感成倍增长。以往生了病大多数听天由命,而现在,不仅能得到医治,大病、重病还能得到御医的诊治,这是皇帝才有的待遇啊,以前做梦都不敢想。
    原本他还想实行全民免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打通古今,想不暴富都难全职法师之超级法神大乾假世子科普氧气有毒,全网骂我有病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官场从秘书开始京圈公子历练,全汉东疯了重生80,从在大兴安岭打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