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她心急如焚,脑海里不断思索着各种可能的解救之法。
回到寝宫,她顾不上稍作歇息,立刻着手行动起来。先是派出身边最为得力的心腹太监和宫女,去各处打探消息。沈俊儿想先务必弄清楚,除了余尚书之外,刑部还有哪些官员参与姐姐案件审讯。
与此同时,在京城另一端的余尚书府上,那位权倾朝野的大人物,正安然端坐于自家尚书府内,那间宽敞且明亮无比的书房之中。书房内布置典雅华贵,书架上摆满了各类珍贵古籍和名人字画。
余尚书身着一袭深紫色官袍,显得威严庄重。他微微皱起眉头,右手食指轻轻敲击着面前那张光滑如玉,价值连城的檀木书桌,发出一声声清脆悦耳却又带着几分沉重意味的声响。仿佛这每一下敲击,都是他内心深处思绪翻滚的回响。
此时,他的脑海中思考着到底该选派何人,同自己一道审问沈娇儿的案子才最为稳妥呢?
余尚书眉头紧锁,手中的毛笔在纸上无意识地划动着。他想到沈娇儿的外祖父王文学士,那位在朝中德高望重的元老,其耳目众多,势力盘根错节。如今要审讯他的外甥女沈娇儿一案,恐怕难以找到与自己一心的官员。
这时,余尚书脑海之中,突然浮现出了自己那位一直跟随着他的亲信——张师爷。
这位张师爷可是陪伴着余尚书,度过了无数风风雨雨的岁月,其对余尚书的忠诚那可谓是毋庸置疑的。
且这张师爷向来以智谋过人着称,不管遇到怎样棘手的难题,总能想出一些精妙绝伦的点子来应对。
如此看来,让张师爷去负责这件事情,似乎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然而,余尚书心中却也有着一丝顾虑:
“毕竟张师爷与自己的关系实在是太过亲密无间了,如果真派他前去,恐怕很容易就会被旁人察觉到其中的关联,从而引发不必要的猜疑。”
紧接着,余尚书的思绪又如脱缰野马一般,飘向了刑部的李侍郎。要说这李侍郎啊,那可真是出了名的清正廉洁,刚直不阿!
他在刑部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好些年头,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办案经验。若由他来接手此事,想必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