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脱水,是季如风提出的,采用猪皮胶和鱼鳔胶进行蒸煮,等其熬熟之后,将其捣烂,过滤,最后便能得到相应的胶水。
这一问题让整个研制进度陷入了停滞,工匠们都面露难色,气氛变得有些压抑。
与此同时,制作吊舱的过程也不轻松。
木材的加工虽然看似简单,但要保证每一个零件的精度却十分困难。
由于工具的限制,一些复杂的零部件总是达不到设计要求,导致吊舱的整体结构不够稳固。
而且,随着研制时间的延长,部分工匠开始出现疲劳和焦虑情绪,工作效率有所下降。
季如风穿梭在各个工作区域,面对这些难题,他并没有丝毫退缩。
他一边安抚工匠们的情绪,鼓励大家不要气馁,一边带领大家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他亲自参与到胶水的改良工作中,与工匠们一起尝试各种配方,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终于找到了一种粘性更强、更适合高空环境的胶水。
针对木材加工精度的问题,他又带领工匠们对工具进行了改造,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精度。
“大家加把劲,我们离成功已经越来越近了!”
他的鼓励话语,如同给工匠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大家重新振作起来,继续为了那个改变战局的气艇而努力奋斗着。
每一个人都深知,他们正在参与一场决定大明命运的伟大创造,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们都坚信,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所有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