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基本上每隔上百年或者是几百年的时间后,类似论语、易经、诗经、尚书、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孝经、尔雅、孟子这类传世经典都会被后人再次集解或者注疏。
因为这类传世名篇中的很多词汇含义也许到了当时已经完全变了。
所以就需要有名家大儒将文章中的正假字、词语含义、读音标准、语法修辞、符合当时时代的名称物品、当时的制度、历史史实结合在一起重新做一个解释和定义。
所以这一箱子与《论语》相关的书籍全都是各个时代、各个名家大儒的注疏版本。
比如拿近现代来说,就有杨伯峻先生编撰的《论语译注》、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金良年先生的《论语译注》、张燕婴的《论语讲读》。
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孙钦善教授的《论语注译》、李泽厚的《论语新解》、杨树达的《论语疏证》等八个版本。
这还只是近现代时期我相对比较认可的论语注疏版本,其他的就不说了。”
“所以你的意思是说这些箱子里面也许还会有与论语相关的注疏版本?
这一片箱子里面全都是各种书籍吗?”克里斯蒂亚娜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的箱子。
王修缘伸出右手在她的头上轻轻抚摸,耐心解释道:
“其他版本的论语我相信肯定还会有,另外不只是论语,其他诸如易经、诗经、尚书、周礼之类的各种注疏版本肯定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