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禾把头上的面巾一扯,沉声道:“你要让婵儿在火炕里再待一年,她日日受着煎熬,别说一年,就一天想想都是噩梦。”
“杨姐姐别让婵儿再回你哥嫂家了,那不是人过的日子。”
“让她留在你身边吧。”
母女俩一听,双眼一亮。
尤其是婵儿当即扑进林玉禾怀中,“林姑姑,你对婵儿真好。”
杨氏却忧愁起来,“可多了我们母女俩,你哥家根本住不下。”
林玉禾笑道:“我哥家住不下,我们搬地方就是。”
“能搬到何处去?”
“杨姐姐不愁,我已经找好了地方,大家都不会饿肚子。”
林玉禾走后,谢书淮也没在崔氏面前提一句。
他甚至还安慰过自己,快刀斩乱麻的方法最有效。
自己也不再沉迷于儿女私情,才能把更多的心思用在课业上。
为自己爹报仇才是大事。
崔氏也以为,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其实不然,
仔细一看,就不难发现,运姐儿也不如往日活泼了。
谢书淮的话也越来越少了。
家中死气沉沉。
用饭时,也只有她一人说话。
运姐儿偶尔还会回她两句。
谢书淮通常是连声都不会应她一下。
目光盯着林玉禾往日坐过的地方,失神良久。
有时,一整日下来,自己不问,自己这个儿子也不会说一句话。
课业的确是越发用功。
可就是太用功了,连身子都不顾了。
有时她半夜起来如厕,看见他房中的油灯还亮着。
催促多次也没用。
看到他眼睑下的青印越来越重,崔氏心中越来越不安。
她就更不敢提,让谢书淮去接李云萝来家中一事了。
日子就这样过着,不知不觉来到正月十三,眼看天黑了,也不见运姐儿回来。
崔氏趁着昏暗的光线,找到春婆子家中。
哪知,运姐儿根本就没有去春婆子家。
这时,崔氏也着急起来,心中的不好的预感也越来越强烈。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