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人放下手中的茶杯,缓缓开口:“霍生所言极是,尤德在任时,对大屿山开发计划是持支持态度的。新的港督上台,态度未知,我们必须得有应对之策。我觉得我们可以先联合起来,向港英政府表明我们开发大屿山的决心和规划,争取他们的支持。”
包船王微微点头,目光坚定:“李生说得在理,不过我们也不能只寄希望于政府。我们几家可以先加大在大屿山的前期投入,把基础建设先搞起来,造成既定事实,这样就算新港督有别的想法,也得掂量掂量。”
郭德胜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可加大投入意味着更大的风险,万一新政策不利于我们,那我们的损失可就大了。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先摸清新港督的态度,再做决定。”
李兆基接话道:“德叔说的不无道理,要不我们先派人去探探口风,看看新港督对大屿山开发到底是什么想法。”
这时,一直沉默的沈渊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叔伯,我还有个想法。我们除了关注港督的态度,还可以从舆论方面入手。我们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大屿山开发对港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引起民众的关注和支持。民众的呼声高了,港英政府也不能轻易忽视。”
霍振霆眼睛一亮,赞同道:“阿渊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可以联合港城的各大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让港城的市民都知道,大屿山开发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
郑裕同摸了摸下巴,沉思片刻后说:“宣传是一方面,我们也得和港英政府里的其他官员打好关系。不能把宝都押在港督一个人身上,多几条路,多几分保障。”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可。霍先生看着大家,语重心长地说:“大屿山开发计划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关乎我们几家的未来,也关乎港城的发展。刚刚阿彤说不能押宝在未来的港督身上,我有个想法,这也是我这么着急将各位召集到一起的原因。”
大家都将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等待他的后文。
“如果尤德病逝,根据英国现在的政治格局,在英国本土的政治势力中,查尔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