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被年世兰责罚的四家居于皇城,四通八达的消息接收极快。
有人心中惴惴,皇后毕竟曾被皇帝厌弃,今时的流言可是贵妃的授意?或是哪位抚养了皇嗣的娘娘所为;有人暗自心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赶忙给皇后传消息以示好;有人按捺不动,毕竟相比这些流言,有更大的消息流入了京城。
“苏培盛!滚进来!”
一声暴喝,苏培盛连跪带爬出现在了皇帝面前。
战战兢兢地弯腰,“皇上。”
皇帝面庞怒气鲜明,“传老十七进宫,等等,先召景额!”
“皇上,”苏培盛有些为难,“昨个下午果郡王府传了消息进宫,十七爷病了,风寒入体,怕是”
是吗?皇帝揉了揉眉心,似乎有点印象,自己是被这奏折气糊涂了。
“那就先传景额吧。”
相比尚书张廷玉身兼多职,侍郎景额几乎住在了户部,管理着本该属于张廷玉的户部事务。
景额很快赶到,他心中已有猜测,因此姿态放得极低。
皇帝冷眼威严,“山东今年的银税如数上缴,你可有什么其他消息?”
景额拱手,“回皇上,数日前,山东曾有官员私下询问奴才,受灾地如数上税是否别有内情,奴才不敢透露。除此之外,奴才一概不知。”
“一概不知?”皇帝似笑非笑,“你还有一日的时间去了解。”
次日,朝堂之上一片肃然。
一份红底的紧急奏章孤零零躺在地上,张廷玉眉头紧拧的拾起,其上内容直指山东民生凋敝的严峻现状。奏章中言辞恳切,详细描述了当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竟已到了卖儿卖女以维持生计的悲惨境地。
皇帝龙颜大怒的同时心中满是忧虑与疑惑。他深知山东之地的重要性,民生如此败坏,实乃关乎社稷安稳的大事。他想起在田文镜曾上书请求山东、河南两地如数缴纳的不久后,曾与果郡王在京城一家茶馆吃茶闲谈,这一行为让皇帝心中不免生疑,担心其中是否存在勾结或隐瞒实情的状况。
毕竟一向闲云野鹤的果郡王距今已有数月不曾离开京城,再联想到景额曾暗指果郡王四下游历时暗收人心。皇帝几乎是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