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承认在民风民俗、人事治理上明王这一帮君臣做得不错,百姓也评价这些年日子已经很好了,但从盛世过来的柳青青看来这里就是太落后。
他们就不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吗?
这些人以最淳朴也最原始的方式生活着,仅温饱一项就压得大多数人喘不过气。而且这里的人们读书的很少,各种工匠的技艺也是通过父教子、师带徒这种极窄的通道传承,继承已是不易,创新更是难得。
“快点,赶紧得把这一块割完石蛋,你看着,别把麦穗弄掉了,捡起来。”一个老农夫冲着一个孩子叫着,枯黄焦黑的脸褶皱里全是汗水。
“你叫那么大声干什么?孩子才多大,这都跟着你下地干活,你还吆五喝六的。”头发蓬乱的老婆子直起腰。两人年龄都不小了,那孩子应该是他们的孙子。
老农把两把麦秆一拧,扎了个麦腰子,放了麦子上去,膝盖一跪,抵住一拧,一个麦捆便绑成了。“不是我要训娃,他爹这一走就是许多年,咱不教会他干农活,咱这老骨头哪一天没了,他们娘俩咋办啊。观星处的大人说这三四天后就会有雨,怕会连阴,这麦要收不及,淋到地里可是要出芽的,到时候连公粮都交不上,那可要吃牢饭。”
一个妇人挑着盆碗水壶过来,“爹,娘,歇歇吧,先吃饭。”
“先放着,这一块儿割完再吃。”老人回一声,又揽过一片麦子,哧啦哧啦地割起来。
“娘,我热,饿,麦芒还扎人。”孩子看见母亲有点委屈。
妇人拿一块布给孩子擦了汗,“你先喝口水,娘来割。”
柳青青坐在树荫下,往远处看了看,“怎么都是些老弱妇幼在干活,男人呢?”
这农忙天里,偌大的田野壮劳力竟然没多少,也是奇怪。
楚方看了看,“这些年形势不稳定,好多被征兵征走了。”
玲儿也很心疼,“你看看,那么小的孩子都当劳力用了。”
“走,回去!”柳青青站起身。
马车停在了户部衙署。
“楚统领。”门口的卫兵认识楚方。
“韩大人在吗?”
“在。小的去通报。”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