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还是忍不住品读了好几遍,细细回味。
好半晌,朱棣才缓缓开口说道:
“陈兄弟,有心了。我看了之后心情确实好了许多。”
旋即,他话锋一转的继续说道:
“只是,陈兄弟的这诗与先前作的那首长相思……风格差异实在太大,真想不通,你这般年纪,明明没有经历过那么多,怎能作出这样蕴含真挚情感的诗?”
个人经历是塑造诗人风格。
因为诗人的成长环境、人生遭遇、情感经历等,会不自觉形成独特的艺术审美,从而融入到其创作的作品当中。
所以这也是朱棣好奇的地方,一个人在一天时间内,连续写出两首风格完全不一样的诗,着实让他理解不了。
陈羽见老朱心情有所缓解,都开始打趣自己了,也是笑吟吟的走到朱棣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朗声说道:
“老朱,还是那句话,你口中所说的依旧是普通诗人!普通诗人作诗的特点是什么?无非就是依靠阅历,然后根据强烈的事件冲击,由此才能写出有感情、有深度的诗篇!”
“但我可不是普通诗人。我能做到足不出户,便知晓天下事,便拥有经历天下事的阅历!”
“由此哪怕诗中许多事情并没有亲身体验,却依旧可以做到写出来的诗篇依旧拥有极大情感共鸣的原因所在!”
“当然,这属于天赋!我也正是因这份作诗上的天赋,才能如此自信的即兴写诗!”
足不出户,便拥有着深厚的阅历,在这一点上陈羽并没有说谎。
相较于信息匮乏的古代,后世的短视频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所以,后世哪怕一个普通人所拥有的阅历,放在古代那都是极其恐怖的存在。
朱棣听着陈羽在他跟前自吹自擂,有些哭笑不得。
方才,
他读了陈羽所作的诗,内心五味杂陈,使得他眼眶泛红,有那么一瞬间,几欲落泪。
然而,
陈羽接下来那滔滔不绝、略带夸张的话语,就像一阵突如其来的劲风,瞬间吹散了朱棣心中那层‘矫情’的情绪。
取而代之的则是浑身彻头彻尾的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