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万里之外的作战竟然可以用什么推演国土情况,进行剖析,这他确实闻所未闻。
愣神了几秒,朱棣也是回过神来。
陈羽之前为自己提出来的计策,大多不都是没有亲自经历,而是采用推演的办法进行的吗?!
藩王削藩;摊丁入亩;下西洋海战;大明宝钞;
以上相关策略,他按照陈羽所推演的进行实施,效果如何?
削藩为首,与其余三个政策形成闭环。
四藩王强势针对江浙地区推行摊丁入亩,他们可都是经历过刀兵的洗礼,再加上本身就是洪武帝的皇室血脉,根本无所畏惧,为了一个铁帽子王,直接将江浙地区的士绅治的服服帖帖。
如今的下西洋海战,也是首战大胜,打出大明国威,为下西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为将来的海上殖民,奠定了基础。
而宝钞问题,从陈羽的推演中,他也算是知道了为什么会一直被民间厌恶,所以征伐日本,获得百万吨的白银矿,大明势在必得。
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大明宝钞拥有锚定物,才可以按照陈羽之前的推演,使得大明宝钞成为全球贸易的通用货币;让以后全球的人,一起缓解大明因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财政压力。
当然,像是制造精盐、压缩饼干、复合弓、武器贸易等也确实充盈了大明的国库,增强了大明军队的战斗力。
但这些与可以影响一个国家国运的政策比较起来,弱了些。
可苍蝇再小也是肉,而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肥肉’。
以上政策齐出,有了钱,有了方向,朱棣认为在此基础上去完成自己登基时候定的来的目标:“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千古一帝目标,应该能够落实。
毕竟,
他手中正在进行的编纂永乐大典、迁都、修建运河、征伐漠北、下西洋哪一个单拿出来,都是千古的功绩。
而一同齐出…
也罢,
功绩方面的名声,朱棣明白这是后世儿孙的评价,哪怕在他永乐时期吹的震天响,依旧无用功。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奋斗、不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