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驾崩的消息传遍全国各地,全国的百姓都自发性地穿上孝服服丧,跪拜这位一生勤政爱民、奉行节俭的好皇帝。
刘启听了这地方上传来的消息,也不禁是一阵感叹。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啊!看来自己也得好好学学父皇,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皇帝。
——————————————
刘恒驾崩后,王娡一直陪在刘启身边,默默地陪伴伺候着刘启,一句话也不说。
王娡是自己主动的。
王娡知道刘启现在最缺的,就是无声的陪伴。
王娡很清楚,这种事情还需要刘启自己想明白,别人的劝告不仅不管用,还极有可能引起刘启的反感。
刘启和王娡之间的感情,也在这两天里快速升温。
经过几天的调整,刘启才渐渐从刘恒的驾崩中走了出来。
有许多的事情还在等着刘启,即便刘启想休息,也得不到片刻的时间。
刘启和群臣商议后,最后定下了刘恒的谥号。
孝文皇帝。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厚曰文,以刘恒的功绩,绝对对得起这个谥号。
为了彰显刘恒继位的正统性,淡化刘盈一脉在汉朝的存在,刘启借着这个机会给自己的老爹上了庙号——太宗。
太宗文皇帝刘恒。
同时,刘启将爷爷刘邦的庙号和谥号彻底以书面的形式定了下来。
太祖高皇帝刘邦。
在去年的时候,恰好将高皇帝实录编纂完毕,如今刘恒驾崩,文皇帝实录的编纂便提上了日程。
有苏云以前定下的调子,高皇帝实录确实修得不错,刘启是看过的,对里面的内容非常满意。
修高皇帝实录的官员都因此升了官,现在刘启又要求他们继续编纂文皇帝实录。
这些修实录的官员都是刘启的亲信,刘启安排他们来修实录,纯纯是为了给他们的升官找个借口。
眼见刘启给他们升官那么快,群臣瞬间不乐意了,纷纷上书要求刘启重新选拔实录的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