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怀疑这半年来奏章批复的真实性,于是将辅助监国的窦婴和贾谊叫了过来。
“这……”
这问题窦婴真的无法回答,这些奏章确实大部分都是窦婴和贾谊批的,但是要如实回答的话,太子怕是免不了一顿责罚。
可窦婴和贾谊批奏章也不是什么隐藏的事,刘启一打听就能知道,现在要是说谎,过几天刘启查出来,那可就犯了欺君之罪。
就在窦婴支支吾吾不知说什么好时,贾谊站了出来。
“陛下,这些奏章确实是我和魏其侯共同辅佐批复的,可这也是尊了陛下的意思。
太子年幼,又是第一次处理任务,很多事情拿捏不了火候,我二人怕国政懈怠,不得已而帮助批复。
七国之乱事尚在眼前,陛下不可只顾眼前,而抛弃长远的利益啊!”
贾谊的回答就很有水平,既委婉地说出了两个人帮助批复的原因,又无意间点了一波刘启。
贾谊最后一句话,翻译过来就是:
七国之乱,陛下已经失信于天下了,如今太子年幼,朝中势力又复杂,许多决策不能急着做决定,要考虑长远利益。
刘启当然明白他话中的意思,不由地为贾谊的智慧点赞。
“丰永侯啊,你这句话说得对,朕确实没有把眼光放长远的看,这件事情就先这样吧。
朕已经回来了,太子的事情也就不用你们操心了,还是好好辅导他的学业吧。”
逃过一劫,窦婴和贾谊都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赶紧退了下去。
———————————————
本以为这次劝告能使刘启回心转意,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
可这样子,怎么可能随了那些有心之人的想法呢?
明天是刘启回朝后的第一次大朝会,王嫖和刘嫖已经想好了办法,这次一定会让刘启感到危机感,从而废了太子刘荣。
她们二人找到了栗姬的哥哥栗贲,撺掇他在明天大朝会的时候,出面奏请册立栗姬为皇后。
栗贲很明显是要拒绝的,毕竟他也不傻,不可能做这个出头鸟。
可刘嫖却抬出皇上为借口,说是皇上想要册立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