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山娃打算挺好,把妈妈接来,一来为的是照顾刘荣荣坐月子搭把手,帮帮忙。二来是换换环境,散散心,对母亲的精神病有所缓解。没成想,适得其反,婆媳之间矛盾重重。再加上家属院房间狭小,又没有院子,山娃妈住的也不太随心,感觉到很憋屈。
所以,她的病情也随着心情的好坏而变得时好时坏。但无论如何,她牵挂和惦记的只有儿子山娃。她对刘荣荣越来越冷淡,没有了好感,只有惶恐和惧怕感。刘荣荣对婆婆也很反感,总感觉到帮不了忙还掺乱。给孩子洗尿布也不敢让婆婆着手,怕她洗不干净,在她的眼里,婆婆就是一个吃闲饭多余的人。
山娃在刘荣荣呆月子期间可忙坏了,每天早晨去食堂给刘荣荣买豆浆、油条和鸡蛋或是买豆腐脑、馒头和咸菜。刘荣荣就爱吃油条喝豆浆,为了孩子美美有奶吃,有时就喝两份豆浆。
山娃白天还还要上班,和同学们学习电大课程,听录音磁带;中午提前回家做米饭或是去食堂买馒头、大饼和炒菜。妈妈只能吃现成的饭菜,根本伸不上手,帮不了忙。山娃照顾妈妈和刘荣荣吃过午饭后,下午还要上班去管理学生。到了晚上下班后,还要忙着为刘荣荣做想吃的饭菜。晚饭过后还要给女儿小美美洗尿布。只要婆媳吵架生气,山娃必然夹在中间受气。经常还要说说刘荣荣,再劝劝自己的妈妈。他感到心神疲惫,手忙脚乱,提心吊胆的过着日子。妈妈心情不好时,就会犯病,哭闹无常,山娃赶紧给妈妈吃药来控制。
刘荣荣坐月子半个多月以后,自己能够下地干活了,就自己试着用热水洗尿布,自己做饭做菜。山娃妈只好呆呆的看着儿媳发愣,看不到好脸色,就感到心神不安。有时,自己就出去到学校操场转悠寻找儿子山娃,找不到就去教室里找儿子山娃,她推门就进,不管同学们上课还是不上课,进门就一脸疑惑的问着同学:
“我的儿子山娃哪去了?在不在这里?”
同学们只好把她领到山娃老师的办公室,山娃再把妈妈领回家。闹得山娃非常尴尬的境地。有时她还去老师的办公室、学生科、医务室或是商店里去寻找儿子山娃。
山娃每次都反复和妈妈嘱咐说:
“妈妈!以后别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