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5)页
下的由我来解决。”
    “明白。”陆支一口答应,将刀收回刀鞘,双手各持一面盾牌,小心翼翼地走上了那道窄窄的山梁。
    他一出现,还没走两步, 对面的匈奴人就看到了,立刻吹响号角报警。
    陆支举起盾牌,一步一步地向前挪。
    赵延年跟在后面,离陆支不到两丈,矛头几乎顶着陆支的后背。
    他倒不用看脚下。
    站桩的意义之一就是练下盘功夫,不仅是重心下沉,以求稳固,还为练习步法做准备。
    不管是哪家拳,脱胎于战场的传统武术都非常重视脚下的步法,尤其是内家拳,都有所谓蹚泥步的步法训练,要求前进后退时,脚掌不离地,并根据脚下探知的情况随时转换重心,保持平衡。
    所以,他根本不用低头看,仅凭双脚的感觉,就知道脚下是什么状况。
    甚至不用想。
    这就是常年训练积累而来的结果,近乎本能。
    陆支也在用类似的步法前进,只不过那是他认真考察的结果,而且离不开眼睛的观察。一旦接敌,他无暇关注地面,就会陷入被动,再难前进一步。
    他相信,对面的匈奴人会来阻击,绝不会让他们轻易到达阵地。
    否则,那个乌苏就对不起桀龙的评价了。
    不出所料,他们刚刚往前走了十来步,一个百夫长就出现在山梁的另一端。
    他大概三十来岁,正当壮年,眼神敏锐,盯着正在一步步向前挪的陆支和赵延年,挥了挥手,叫来两个伍长,吩咐了几句。
    十个匈奴人在山岭两侧展开,摘下了弓,搭上了箭,做好射击的准备。
    乌苏又叫来一人,让他带着四五个穿着甲,拿着长矛和剑盾的匈奴士卒,让他们挡在山梁的尽头。
    很显然,他的目的就是将陆支和赵延年堵在山梁上,无法前进,然后从两侧近距离射击。
    很简单,也很实用。
    这样的地形,这样的阵固,就算面对百人、千人,也一样坚不可摧。
    因为人再多,也只能一个接着一个的过来送死。
    陆支看到这个阵型,说道:“赵君,应该让赵归胡也来的。”
    赵延年知道陆支在想什么。
    只有赵归胡和
第(3/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副业众多从江湖开始,肝成武道真君天启神图万色蝶会梦到电子猫吗我看到女神的乳腺癌大军马前卒斗罗:一人归来,番天印砸死唐三开局小学生,留遗书上战场嫡女夺珠全宗门炮灰读我心后,剧情真崩啦万星吞天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