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的,反正在这里我也不认识什么人。”
“公子切不可不把前途当回事,这里学堂的人天然地分为几派,若是跟那些权贵子弟搞好关系,以后必然平步青云。若是被他们瞧不起,那么读书便只是读书,什么用也没了。”
“怎么会呢?这里的人不都是为了读书吗?学习知识难道不是为了修身养德继承教化吗?”
红豆撇着嘴摇了摇头,她把我当成书呆子了吧。
“不做官读什么书?公子怎么想的啊……
我听说学堂里分世家子弟、寒门子弟、游学的独行者跟部分胡人学生这几类。其中大多人都抢着跟世家子弟混个同学关系,就是因为世家子弟学完后就能做高官,寒门就只能凭运气,学的再突出也就做个小吏。
公子要好好珍惜前途,不要为了小事闹别扭。奴婢的弟弟跟你差不多大,但他哪有福气上学啊,公子可要把握好机会啊。”
算了,我跟她解释实在没必要,她不会懂的。可我至少知道了这学堂里也很复杂,而红豆确实是关心我才说这些。
我向她笑笑说:“多谢红豆姐关心,你还没说知不知道刘宣呢。”
红豆皱了皱眉鼻子说:“哼,白跟你说了。刘宣先生是孙老太爷得意弟子之一,现下就在得中堂教书。”
“他老人家长什么样子?住在哪里?我有事找他。”
“老人家?也没多老啊,中年人,身高体长胡人模样,长得很好看。就住在这院子里,前面那间房就是,等会你就能看到他。”
我自以为了……还以为刘渊的叔祖父肯定很老了。结合刚刚上课,红豆说的好像上午的老师啊。
还是等他来吧。
我一边看着书一边等着刘宣老师回来,可他今天偏偏没来,一个时辰后我便又去上课了。
下午由孙淼先生教《尚书》,这里的人都过了古文断句的阶段,孙淼先生仍旧是以旧的学派注疏和新的训诂切入,主要是以不同角度阐发中正之道,在论证中激发学生的智慧。
孙淼先生专门给我取了一份手抄的《尚书》卷,由马融先生作传郑玄先生注解,这里记载了虞夏商周直到春秋的事迹,古圣先贤的德行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