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宣听完哈哈一笑,“能教你这么个学生真是畅快!
荀子除了主张性本恶外,他还不信鬼神,我也不信,但说出来可就不一样了,没智慧的大众听了这话便会更加没有顾忌。
如果不信鬼神,那么人行善的动机就少了一大半,毕竟人都喜欢放纵,怎么才能引导人向善呢?这难度便大大的提高了。
没有鬼神的威胁只有古圣的感化,那儒家的手段便根本没法对抗这失去了鬼神威胁的恶,这么一来荀子的学生自然便要想着怎么控制百姓了,法家兵家便也自然融入了儒家。
所以后世很多人对荀子不做评判,他的学问就很容易让人去控制本身就恶的百姓,他就像是个专制的大家长,一句为了你好就要控制你。”
“后来呢?”
“后来,就是道德沦丧啊,各国混战诡计百出,别说什么礼了,人们变得反复无常贪婪残暴。
战国时法家兵家争锋,儒家墨家只能看着礼崩乐坏人心不古。
前有始皇帝的焚书坑儒,后有项羽火烧阿房宫,导致很多典籍失传了,只剩零散的经文和一些学派的口授。
而且秦统一文字后,先前各种文字也逐渐看不懂了,所以现在不是有训诂吗?一些典籍也因为不识文字而没法解读。
汉初无为而治选用的是道家思想,文景之治废除苛政休养生息,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文帝更是被儒生们比作尧舜。
就此来看儒家的眼界思想和胸怀还是广阔的,他们要的真的就只是民安国富。
直到武帝。
汉武帝时期,仓里的粮食和府库里的钱币已经多到放不下了,那你猜猜,这个时候会发生什么?”
我想了一会说:“先前有一位老师告诉我,国家的粮仓就好比是人的胃,重在流通,忌空也忌满。
人在胃常满的时候应该多运动,消耗多余的能量,不然要么肥胖而造成局部淤堵,要么积食而难以消化。
那么国家的运动……该是战争吧。”
“说的很有新意啊。
是啊,虽然儒家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唯一不变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