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外地商会代表联名致信,言辞激烈地表达不满:“河洛政府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严重影响了投资环境。我们原本计划在河洛扩大投资,但现在看到这样的政策,不得不重新考虑。”
但某外地商会代表依旧充满不满:“你们关停三十多家食品厂,让多少工人丢了饭碗?这不是把企业往绝路上逼吗?”
温婉将最新检测报告推到镜头前:“前几天查获的问题辣条,菌落总数超标18倍,其中30流向了学校周边。您说,这种企业能包容吗?”
屏幕上,显微镜下的细菌图像随着鼠标滚轮放大,所有人突然沉默了下来。
还有部分学者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认为“过度监管可能会抑制市场活力,政府应该给予企业更多缓冲和引导的时间” 。
而河洛本地论坛一个叫“河洛民生”板块,热帖《铁腕治质,是魄力还是暴力?》在在网络上炸开了锅,点击量突破十万。
支持派晒出孩子制作的食品安全手抄报:“我女儿现在会教我看配料表,这就是最好的成绩单!”
反对派则贴出某糕点厂工人举着“还我工作”横幅的照片,质问:“整改不能循序渐进吗?”
温婉知道后也不着急,让罗敏君在评论区里发一张对比图——左侧是查封的脏乱差作坊,右侧是改造后获得认证的透明工厂,配文“真正的包容,是给品质重生的机会”。
当然,也依旧有网友质疑图片的真实性。
面对这些质疑,温婉和程瑾瑜没有急于反驳,而是决定用实际行动来回应。
他们组织了一场特殊的“品质开放日”活动,邀请各界人士走进企业、检测机构和商场,近距离了解品质监管的全过程。
在周氏食品厂,参观者们戴着卫生帽和口罩,走进明亮整洁的现代化车间。
周厂长亲自讲解:“以前我们只追求产量,忽视了质量,差点丢了饭碗。现在通过政府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每一道生产工序都有详细记录,产品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在检测机构,技术人员现场演示如何对农产品进行农残检测,从样本采集到数据出具,每一个步骤都严谨规范。
“我们的检测结果容不得半点虚假,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