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比赋的规则很简单,所有参赛的才子以秋为主题创作一篇赋,谁的赋最能打动评委,谁就能拔得头筹。这场比赛不仅关乎文会的胜负,更是各国才子展示文学才华的舞台。
比赛开始后,各国才子纷纷动笔,他们每个人都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无论成败与否,这一场都将决定他们的声名。端木澄、段正好、陈天刀等人都眉头紧锁,埋头奋笔疾书,显然对这次比赛格外重视。
李宪握着笔,心中稍作沉吟。他穿越到这个世界后,拥有现代记忆和文化底蕴,此时他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篇他曾在蓝星上见过的经典赋作——曹植的《洛神赋》。虽然秋天与洛神之景略有不同,但这篇赋极尽辞藻之美,正好可以作为参赛之作。
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他参赛者逐渐完成了他们的作品。太子李承晚坐在主座上,见众人纷纷完成,轻声说道:“时间已到,请各位才子呈上赋作,评委们将进行评定。”
各国才子依次上前,将他们的赋作递交,李宪也不慌不忙,将自己完成的《洛神赋》呈上。文会的评委中,大乾、北燕、南楚等国的文人学士都在,他们拿到作品后逐一品评。
随着评委们的吟诵,赋作逐渐展现了才子的功力。
首先是端木澄的赋,他以“秋风萧瑟、落叶归根”为题,极尽渲染秋天的悲凉与无奈。他的辞藻华美、意境深远,评委们纷纷点头称赞。
段正好的赋则是以秋日黄昏为背景,表达了对大理国风土人情的热爱,情感真挚,手法细腻,也获得了不小的好评。
陈天刀的赋作则更为豪放,描绘秋日下的壮丽山河,气势磅礴,颇有大将之风。
然而,当轮到李宪的《洛神赋》时,整个场内瞬间安静了下来。随着赋文被吟诵而出,那优美的辞藻、流畅的叙述、诗意的描绘,宛如将众人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境界。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一字一句,如珠玑般流出,赋中的美人形象仿佛跃然眼前,虚幻而美丽,又充满了淡淡的惆怅与追忆。
评委们的神情逐渐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