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文件何雨柱在夜晚进入黑诊所时都打印了出来。
系统还很贴心地提供了手写体墨水打印功能,让何雨柱免于繁重的抄写工作。
用了半个月时间,空军考察团基本上完成了此行的任务,回到了莫斯科。
苏联方面在第二天安排了萨姆-2防空导弹实弹打靶。
俗话说,不看广告,看疗效!
这就是让华夏考察团直观地看看他们防空利器的实战效果。
高空打靶看似高大上,其实也没什么,飞机拖拽靶机飞上高空,到达目标空域放下靶机,让靶机自己滑行。
然后以让飞机最快的速度脱离该空域。
最后就是防空导弹的雷达捕捉靶机,锁定靶机,发射导弹把它打下来。
一般情况下面对一架敌机,应该间隔发射三发导弹,将敌机击落。
事实也是如此,苏军发射三枚萨姆-2防空导弹,其中第二枚导弹临近靶机,爆破把靶机击毁。
出乎意料的是,导弹发射击毁靶机完毕之后,苏军来了个快速装填,再次完成发射准备, 然后第二架靶机就已经到位了。
这次靶机更高更远也更快,但是还是被萨姆-2防空导弹击落。
打靶时何雨柱一直导弹营的指挥部里,就站在引导技师身后的营长身边。
把整个营指挥部的操作全部录成了视频,各个岗位的主视角角度都有。
妥妥的一手教学资料!
王副司令带队在掩体里用高倍望远镜观看导弹击毁靶机的画面。
心里还气何雨柱只重视实际操作的细节,不重视宏观作战效果。
苏军一个演示性打靶就消耗了六发导弹,相当于华夏一个市一年的财政收入,不得不让何雨柱感慨苏联的财大气粗!
这时,导弹营的营长阿里克谢耶维奇中校神秘的对何雨柱说道:“何将军,我营还有一发备用导弹,将军要不要试试手气?我可以向上级申请靶机。”
说着,这家伙还把手里的指挥话筒递向何雨柱。
那笑容就只能用四个字形容,不怀好意。
何雨柱差点没气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