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毕竟,在后世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集百家之长,眼见肯定是要高于古人的。
    “五柳先生的《饮酒·其五》。”照得着微微一笑,缓缓开口道,“这首诗表达了五柳先生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态度。”
    “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尤为传神,既描摹了宁静致远的田园风光,又体现了他超脱世俗的心态。本王也很喜欢这首诗词。”
    秦王的点评深  入浅出,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诗的中心,还恰当地分析了其心境,特点,令在场的众人无不为之惊叹。
    看来,这位传说之中不学无术的秦王殿下对陶渊明先生的这首诗词有很深的理解啊!
    紧接着,松雪斋的赵奕欢站了出来。
    他虽然年轻,但善于钻营,本身还算有点诗才,在诗坛上早已享有盛誉。
    尤其是在汴京城这个圈子里,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前段时间,他苦心孤诣,写了一首《秋》,更是令诗坛众人赞叹了很久。
    这首诗还被很多人传抄吟诵,一时之间颇有几分洛阳纸贵的架势,可谓风头正盛。
    “秦王殿下!”他语气淡漠,朝着赵德昭微微拱手,“敢问对于李  义山的《菊  花》有何高见?能否给我等指点一二?”
    赵德昭咧嘴一笑,对答如流:“李大家的《菊  花》是一首意境深远的佳作。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大家通过菊  花的外形,寄托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此外,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这两句,更是借用了五柳先生和罗含的典故,展现了李大家高洁的品格。”
    赵德昭这番点评一出,众人一阵唏嘘。
    “没想到,他连这首诗都知道啊!果然不愧是皇家子弟,博闻强记,且分析的很到位啊!”
    “看来还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咱们这位秦王殿下不仅不是胸无点墨,反倒在诗词鉴赏方面颇有建树!”
    “哎!传言有误,我真是传言有误!说这位秦王殿下对诗一窍不通,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
    赵德昭的点评又一次赢得了众人的赞叹,连王妃也忍不住露出惊讶之色,同时一颗悬着的心也彻底的落了回去。
    她也像其他人一样,认为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七零二婚高嫁,渣前夫他失控了开局老公瘫了,靠种田翻盘死神诀我被要求和双马尾少女同居国运暗区:只有我能选择出生点70年代:有空间你不打猎倒卖?你典当功德,我来帮你完成心愿重生与她共白头离婚吧,真当我是废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