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5)页
行宫好好玩几天。”
    “玩?”
    “对啊,玩。”
    朱标人傻了。
    这还是他认识的父皇吗?
    从小到大,朱元璋对他的要求都很严格。
    因为朱元璋从小没有得读书的缘故,所以他特别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朱标才五岁的时候,朱元璋便让他跟随大儒宋濂学习五经之书。
    此外,朱元璋还在紫禁城特设大学堂,贮藏各种古今图书,让诸名儒轮班为太子和诸王讲课。
    太子的一言一行,都被要求按礼法行事。
    除了让太子诵习儒家经典,又专门选了一批德行高雅的端人正士,又以梁贞、王仪为太子宾客,秦庸、卢德明、张昌为太子谕德,让他们把“帝王之道,礼乐之教,和往古成败之迹,民间稼穑之事”,朝夕向太子讲授。
    命东宫及王府官编辑经史古人行事可为鉴戒者,训谕太子。
    朱元璋自己还常常以自己的经历训导太子,要他明白创业的不易,守成的艰辛。
    朱标可以说是在朱元璋全方位的呵护下成长。
    而这个呵护,其实十分的严苛。
    当初李世民对李承乾也是这样,虽说父爱如山,但这座山其实也很沉重,李承乾直接被压垮了。
    好在朱标并没有像李承乾那样,他成长得非常好,温文儒雅,虚怀若谷,具有儒者风范,朝野上下无不称颂,很多时候,朱元璋和臣子们的关系,还有和诸皇子之间的关系,都是朱标从中调和求情。
    就像这一次,朱标亲自来到栖霞行宫面圣,为叶巨伯求情。
    不过这一次,朱标却被朱元璋整懵了。
    “传旨的事让别人去就行了,你就留在行宫,陪咱放松些时日。”
    “我……”
    “别我什么我了,咱知道,你这些年其实也挺累的,咱只知道对你提要求,却从来没有关心你累不累。”
    朱元璋发自肺腑的话,让朱标差点儿泪崩。
    他虽然贵为太子,但这些年却比谁都要勤奋,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为他的身上背负了太多的期望。
    甚至,他连叛逆的时期都没有。
    十六七岁的年轻,便已经少年老成,处理大量复杂的政务要务,上对皇上,下对群臣以及百
第(3/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被拐三年,断亲后全家跪求我原谅出狱后,我成了前妻仰望的神五个哥哥上门接,大佬假千金她不装了!你透视眼不去赌石,往哪看呢?哈利波特之会魔法的我国宝竟是我自己武学太内卷,一不小心速通高武浮城旧忆科技强国:国宝竟是我自己林阳王欣欣捡漏:从邂逅美女鉴定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