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举殿再度窃窃私语。
在工部的超支部分中,因黄河水灾修缮黄河的突发性支出,还有修缮其他河流的一小部分超支,其实都不奇怪。
但怪就怪在,太子竟然抽调了一百万两?而且还是用于一个铁厂的改造?
首先不说改造一个铁厂用不用得了那么多银子,就说你去改造一个铁厂干嘛?大明现在也不缺铁呀!
杨思义仍旧是面不改色,继续道:“还有就是赈灾上面的超支,去年大明范围内一共遭遇了三次严重的天灾,超支了赈灾银一共是一百三十万两。”
“剩下的的超支就是一些零零星星的超支,拢共算下来,一共是六百二十二万两。”
杨思义将去年超预算部分说得明明白白,众大臣也是听得明明白白。
其中超支部分,也大都不意外。
就是太子抽调的那一百万两有疑问。
去年年底定预算的时候,皇上曾经要求单独拨出一百万两,用于煤炭的开发,后来蜂窝煤证明,煤炭的开发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现在太子又抽了一百万两,用来改造铁厂?怕不又是皇上的授意吧?难不成皇上又有什么惊人的谋划不成?
众大臣想不明白。
但是,就算除了太子抽调的一百万两,还是超预算五百万两。
每年的预算,基本上都是根据上一年的收入进行安排,正所谓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但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几乎年年都是处于超预算的状态。
超预算支出基本上就意味着实际超支了。
大明朝廷几乎年年亏空。
而且一年比一年大,也就去年松江特区贡献了三百多万两填了一点,不然这个窟窿恐怕更大。
杨思义道:“说完去年的预算与支出,咱们来盘一盘去年的收入。”
对于实际收入,众大臣并没有抱什么什么期待。
要说有期待,那就是看看今年松江特区那边能够帮忙填上多少银子了。
杨思义道:“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