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杨思义发现,里面很多都是简单的数理知识,但有一点却是他看不懂的,那就是表示数目的这些符号。
在他的认知里,算术最开始是用算筹来进行计算,到了元朝算盘成熟,进而取代算筹成为最重要的计算工具,而记录始终都是以汉字为主。
他从未见过如此独特的计数方式。
除此之外,书本内的知识其实都很简单,1-10的认识和加减法,简单的图形认识,11-20的认识和进位加减。
内容在他看来并不难,但却看得他很难受。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些替代了原本他认知里汉字数字的符号,让他有些排斥和难以接受
但杨思义还是努力的尝试着去接受,因为你如果不接受这个设定,就很难把这本启蒙级别的书籍看进去。
而一旦你接受了这个设定,就瞬间柳暗花明,拨云见日,顿感豁然开朗。
原来还能这样计数,这样列式。
离开了算筹和算盘,用算式也能将算数算清楚。
有点意思。
真是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杨思义不知不觉间就看进去了,而且越看越觉得心惊。
低年级的一百以内的加减乘除都很简单,但随着年级渐高,就开始有了多位数的加减乘除,长算式,简单的排列,简单的统计知识,简单的应用题,甚至有一些知识点是他杨思义都不曾接触过的。
这些符号替代了汉字数字后,竟是自成一套体系,而且将很多复杂的东西都简化了。
仅仅用十个符号,即可表示任意数值,书写极其简洁,通过位置直接体现数值大小,无需额外说明。
还能列横式和竖式进行计算。
这一切虽然算盘都能够做到,但算盘可比这个要复杂得多,需要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而这些符号却展现了另外一种意义。
那便是简单化。
无论是计算的人,还是看计算过程的人,都更加的条理清晰,简洁明了。
好像真的有用!
一连几天时间,杨思义全都沉浸在这几本启蒙读物里头……
户部的同僚们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