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四摇头如拨浪鼓:&34;不敢了不敢了!自从去年那批官吏被被处置后,新来的大人们都很规矩,每旬都有监察御史来查账,发现问题可以直接告状。&34;
这时,一个健壮的年轻矿工大着胆子凑过来:&34;皇上,小人张铁柱,是自愿来矿上做工的!&34;
&34;哦?&34;朱元璋挑眉,&34;为何自愿来此?&34;
张铁柱憨厚地笑了:&34;回皇上,矿上工钱比种地强,还包吃住。小人去年冬天来的,干了三个月,攒下的钱够娶媳妇了!&34;他挠挠头,&34;就是就是媳妇说要我再干半年,多攒些钱再成亲&34;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连一向严肃的朱元璋也微微勾起嘴角。
马皇后好奇地问:&34;你们现在一天干几个时辰?&34;
&34;回娘娘,现在是辰时上工,酉时收工,中间有一个时辰吃饭休息。&34;张铁柱恭敬地回答,&34;比去年轻松多了,那时候要干到天黑,还经常挨打&34;
朱元璋的表情又阴沉下来。他转向朱樉:&34;现在产量如何?&34;
朱樉早有准备,从袖中掏出一本账册:&34;回皇上,实行新制后,月产煤量比去年增加了三成。因为工人们有了积极性,效率提高了,损耗反而减少了。&34;
这个答案显然出乎朱元璋的意料。
他接过账册仔细翻阅,眉头渐渐舒展:&34;看来,善待工人反倒能增加产出。&34;
朱标趁机进言:&34;父皇,这正是儿臣想说的,百姓不是牛马,若得其心,自会尽力。&34;
朱元璋点了点头。
这时,朱樉开口道:“父皇,矿区今年弄了个新东西,儿臣带您去看,保证您一定会喜欢!”
“去看看。”
朱元璋一听霎时来了兴趣。
朱樉领着朱元璋一行人转到矿坑的另外一侧,指着矿坑的出煤口道:“就是那个,改良过的轨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