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在心中一惊,他知道若是此时交出兵权,日后定无活路。华在抬起头直视华皇:“陛下,臣愿辅佐陛下治理天下,绝无半分僭越之心。”
华皇冷笑一声:“你以为朕会信?”
华在咬咬牙,说道:“陛下,除了我,现在谁能统领现在的华国军队?祸起萧墙的事华国还少吗?”
华皇踱步思考,是啊,自己的几个皇子都不成器,太子现在生死未明,逼急了,华在直接造反也不是不可能。其实他也清楚华在的贡献,这个摄政王是华在靠战功打来的,只是皇权不容侵犯。
最终,华皇叹了口气:“朕可以给你一次机会,暂留你在朝堂,但你必须事事报备于朕,不得私自行动。”华在松了口气,磕头谢恩。
然而,赵皇并未就此甘心。华在走后,他连夜召集旧部,在密室中秘密商议。昏暗的烛光下,众人面色凝重,赵皇咬牙切齿地说道:“华在这小子,竟敢觊觎朕的皇位,绝不能让他得逞!” 于是,他们开始暗中联络旧部,企图夺回大权。他们一方面在朝堂上散布对华在不利的谣言,诋毁他的声誉;另一方面,试图拉拢军队中的将领,为发动政变做准备。
华皇回到京都后,朝堂局势瞬间变得波谲云诡。不出所料,朝堂之上很快分裂成了两派。一派是以华在为首,这些大臣在战后重建中,亲眼目睹华在的雄才大略与担当,发自内心地拥护他称帝,认为只有华在才能带领华国走向真正的繁荣;另一派则是赵皇的旧部,他们深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固执地认为赵皇才是天定的正统君主,皇位理应归还,这些人当中,有的是出于对旧主的忠诚,有的则是担心华在登基后会影响自己的既得利益。
一次朝会之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一位赵皇旧臣,身着华丽朝服,神色傲慢,率先发难:“摄政王,陛下已然归来,这摄政之位怕是该物归原主了吧?您总不能一直霸着这位置,罔顾皇室正统吧?”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华在。
尚未等华张口说话,只见一位一直坚定支持着他的大臣,突然间满脸涨得通红,义愤填膺地从人群之中挺身而出,言辞激烈地大声反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