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34;太子恩泽遍四方,  耕织之术利农桑。  铁轨纵横通万里,  割麦机巧助农忙。  民心所向非虚语,  政绩斐然果可量。  但愿年年添新器,  永保神州稻粱香。&34;
    楼下渐渐聚集了不少人,既有身着锦衣的富商,也有面带尘土的农夫。他们听得入神,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34;李老这诗写得好啊!&34;一个商人赞叹道,&34;尤其是&39;民心所向非虚语&39;这句,道出了我们的心声。&34;
    就在这时,一个面色阴沉的中年文士突然冷笑一声:&34;哼!李白云,你也算是名士,怎么净写这样奉承的诗?什么叫&39;民心所向&39;?还不是被利益蒙蔽了双眼!&34;
    李白云目光严厉地看着那人:&34;魏先生,你这话就不对了。老夫一生写诗,只求问心无愧。太子殿下的功绩,是实实在在的。你说是利益蒙蔽了眼睛,那请问,太子的新政可有半点对不起百姓的地方?&34;
    那魏姓文士语塞,但仍不甘心:&34;这些新奇的玩意儿,迟早会坏了我大秦的根基!&34;
    &34;放肆!&34;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怒喝。原来是一位参加殿试的举子,他义愤填膺地说:&34;魏先生,你说这话未免太偏颇了。太子殿下推行新政,哪一件不是为了百姓?就说这次殿试的改革,让我们这些寒门子弟也有了出头的机会,这难道不是大善政吗?&34;
    几个同样准备参加殿试的学子也纷纷附和。一时间,酒楼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李白云看着这一幕,欣慰地笑了。这正说明太子的新政已经深入人心,即便有人反对,也改变不了大势所趋。
    与此同时,殿试已经开始。往年的考场总是一片肃穆,但今年却有些不同。考生们虽然依然认真,但脸上少了几分惶恐,多了几分从容。
    嬴政坐在高台上,目光如炬。这是他第一次亲自监考,就是要看看这些未来的栋梁之材到底有什么本事。
    忽然,他注意到一个考生在答题时频频抬头,似乎在思考什么。往年这种情况很少见,大多数人都是埋头抄写背诵的内容。嬴政悄悄让人记下这个考生的座位号,准备等考试结束后看看他写了什么。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重生1980:开局带女知青赶山致富苟到炼气10000层,飞升回地球凡尘飞仙开局领媳妇,苦日子从螃蟹龙虾开始退婚第一天,我继承北凉王!扶你登基要杀我,卸甲归田你慌啥我扶你君临天下,你一脚踹了我?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一个日不落帝国开局混沌神体,打造最强不朽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