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兵部尚书忽然开口:&34;臣倒是想到一事。我军将士行军打仗,若能携带些干果,既可充饥,又能提神,确实是好事。&34;
&34;正是!&34;工部侍郎也说道,&34;而且这些果树若能在我国生长,日后未必不能发展成一项产业!&34;
眼见大臣们纷纷支持,赢天趁热打铁,又取出一匹特制的夏衣布料。这布料轻薄如蝉翼,却坚韧耐用,令人爱不释手。
&34;父皇,这是儿臣命人特制的夏衣料子。用这种布料做成的衣衫,既轻便透气,又不失体面。若能推广开来,必能让百姓少受暑热之苦。&34;
嬴政拿起布料仔细端详,又听赢天详细讲解了织造工艺和成本预算,不禁连连点头:&34;好!这两件事都很有见地。传旨,即刻组建专门的团队,一面研究水果种植之法,一面筹备夏衣制作工坊。&34;
&34;臣等遵旨!&34;群臣齐声应和。
散朝后,李斯特意留下来,对赢天说:&34;殿下今日这一番话,可谓是技惊四座。但老臣还是要提醒一句,这些新事物推广起来,恐怕会遇到不少阻力。&34;
赢天微微一笑:&34;丞相大人说得是。但只要对百姓有利,再大的阻力也要克服。况且&34;他意味深长地说,&34;新事物未必就不能与传统结合。比如这夏衣,我就准备先从军中推广起。将士们若觉得好,百姓自然会效仿。&34;
李斯听罢,不由得击掌赞叹:&34;殿下行事,当真是深谋远虑!&34;
回到东宫,赢天立即召集官员,开始详细规划这两项工程。他深知,要把新事物推广开来并非易事,需要面面俱到地考虑。
首先是水果种植。他命人详细记录每种水果的生长习性,同时派人考察大秦各地的气候土壤,要找出最适合种植的地方。那些熟悉果木栽培的西域商人,也被他留下来,准备教授当地农民种植技术。
其次是夏衣制作。他找来织造高手,研究如何改进织机,使之能够织出更多轻薄的布料。在款式设计上,他特意考虑到了各行各业的需求,力求既美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