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仿佛早预料到了一切一般,那些老臣子罢朝的第二天,就宣布要新开科考,甚至不留给旁人多少思考时间,宣布后的第十天,就正式科考。
而考试内容以及官职所需,也是在那十天里公布的。
秦二就这样大刀阔斧的清洗了一遍朝堂,快到消息都还未传到地方,新的选官制度已然站稳。
秦史中有关这段历史的记载也就那么几页,多是写秦二如何如何未卜先知、老谋深算,如何如何精准而干脆的知人任人,然后再稍微带几笔那次考试里的考生,最后描写最少的,就是那次改革中的‘反派’们。
寥寥几句,未写死也未写伤,后世人依旧认为,那次的改革里,暗处应该满是血腥与厮杀。
当时明面上反对秦二的那些人,在后面也被秦二一一清算,手段狠厉,与始皇的‘焚书坑儒’,如出一辙,也成了秦二被人诟病的、但在现代看来无伤大雅的毛病之一。】
清算!如出一辙!
一众已经被愤怒、不满冲昏脑袋了的人在太子府门前才喊出几句抗议,就骤然清醒了过来。
是啊!他们怎么想岔了啊,哪怕之前的天幕说的秦二多么多么的和善、好脾气,秦二也是皇帝啊,甚至是‘子肖父’的那种皇帝啊!
秦二的父亲是谁?
是始皇啊!
他们怎么就认为,只是简单的抗议,会有用?
他们怎么敢来太子府外的……是因为天幕诉说的秦二太过好了吗?就让他们忘了,始皇在天幕出现前,被人畏惧的原因了吗?
这一场将起未起的小波乱在众人的面面相觑与低声议论中,悄然平息。
看着逐渐清醒理智过来的众读书人与官吏,反秦组织的人愤愤不平,又嫌弃他们的无用软弱,悄然退出人群,快步朝着皇都里的一处院落跑去。
他们未失去警觉,走跑着也不忘看看周围和身后,等确定无人跟着了,才推门进了院落。
而他们没看到的是,那院落斜对角悄然开了一扇小门,一双眼正隐于黑暗中,窥视着他们。
“殿下,这是最后一处。”
嬴长嫚接过手下人递来的新地点,语气温和的让人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