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羽为了不让于敏行难堪,笑着继续开口。
“第四场戏梁山伯送祝英台这一段,我的想法是借用“伞”这个道具,比如梁山伯和祝英台最后依依惜别时,梁山伯想给祝英台撑伞,祝英台却想淋雨,于是梁山伯追,祝英台躲,两人借伞跳一支舞,最后梁山伯打着伞,两人在伞下分别。”
秦凌,于敏行和其他演员听了顾羽编排舞蹈的思路,都纷纷点头。
顾羽见得到了秦凌的认同,心情愉悦,继续说道:
“第五场戏可以做一个双层舞台。让梁山伯父母在一层舞台,祝英台父母在二层舞台,表达两家的门户并不对等。”
“接下来可以让祝英台在二层舞台跳舞,梁山伯在一层舞台同跳一支舞,表达两人情意虽然相通,但是却不能在一起。”
“第六场戏也要做一定的改编,比如先让梁山伯和祝英台在舞台上先是共舞,然后分离。
“第七场戏可以借助话剧《梁祝》的模式,进行“同台双幕”的设置。”
秦凌,于敏行和其他舞蹈演员,听着顾羽的想法设计,都频频点头。
“第八场戏化蝶,我的想法是先是由祝英台独舞,祝英台投坟之后,梁山伯和祝英台再出来共舞一曲。
顾羽说完了自己的想法,编舞也就正式开始。
第一场舞蹈,由顾羽作为主角,燕京舞剧院的舞者们,配合顾羽表演了一出“围追堵截”的舞蹈。
第二场舞蹈“草桥结拜”,顾羽邀请秦凌上台,一边编排舞蹈,一边教授秦凌怎么跳。
顾羽先做了一个舞蹈动作,让秦凌跟着她学。
秦凌按照顾羽依葫芦画瓢,做了和顾羽同样的一个动作。
顾羽笑着摇摇头,又做了一遍“旁提”,给秦凌看。
“凌哥,你胳膊和腿这样摆。”
秦凌跟着顾羽,又再次学了一遍。
“这样?”
顾羽笑着摇头。
“不是,这样。”
“这样?”
“唉呀,不是,我教你。”
顾羽走到了秦凌身后,教着他摆臂,动腿。
“这样,对,就这样……”
秦凌像提线木偶一样,被顾羽在背后不断纠正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