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之后是虫患,松县的粮仓里都是积年陈米,百姓流散,乡绅侵占私田越发猖狂。
崔景需要人,尤其是松县本地人的支持。
孟长义来得姑且算是恰到好处。
“长义,可愿留下助我?助正义,得天地清朗?”
“那你要什么的?高官厚禄?千里扬名?还是别的什么?”
“一方百姓温饱,自己良心得安吧。”
那一夜偶遇,加深孟长义与崔景的因果不提。松县翻天时,最受限制的便是筱琴。
无人可用,无石可采,筱琴是个喜欢干净的人,决定带上最后一批货离开。穷乡僻壤,若是没有松山石,她一刻都不想多待,也不对,是以她的身份,根本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但离开之前,需要把知情人全部处理掉。
崔景与孟长义一夜长谈后,在清晨众人尚未梦醒时,以武力控制全县上下大小官吏。
被关押的人中,没有薛昌。
接着便是封锁县城,震慑几伙民不民、匪不匪乱民后,就是强行开了县城的粮仓。
蒋卫民把自己吃得白胖流油,仿若长了四肢的大蛆虫。崔景想着,他就算再白痴,也该在粮仓中留下一成半成吃的吧?
哼!结果却是令人遍体生寒。
粮仓并非空仓,垛得高高的麻袋和柴草,然而麻袋里全都是沙子!
松县地处边关,不止是受灾地域的边缘,更是一国疆土边界。
崔景有些无力和失态,当下他从哪里能调到让百姓活命的粮食?!
出于老兵的谨慎,孟长义觉察出不对劲。
“蒋卫民怕死,粮仓一粒米都没剩,他除非一心求死。否则,粮食……应该是被他藏在某处,而且依你得到的消息,关山军复出,需要大批粮草兵器养兵。
这批粮食我们没得到,一定在蒋卫民手中。”
崔景迅速起身,素来细致机敏的他,立刻从困局中跳脱出来,与孟长义再次分析起松县情况。
北地的百姓涌向各处的不在少数,但还有近四成人留下不肯逃离。松县还有那么多人等着吃喝,秋雨一场,井中重新有了活命之水。然而错过农时,百姓只来得及种下一些速生根菜果腹。
崔景将人分作几路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