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巡抚之职后,方昼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他的安定民团正式有了朝廷下发的番号,称之为昼字营。
昼字营的规模不断扩大,早已从三千扩展到两万,差不多有七个营的规模,但因为番号只有一个,只能依旧称为昼字营。
方昼也因为麾下兵马过多,遭到朝堂之上的弹劾。
方昼得知后,上了自辨折子,送了好大一笔钱财之后,才终于过了这一关。
此时各处反王不断攻打朝廷的城池,整个天下都处于混乱无序的境地。
他所在的区域虽然还算安稳,但四周却处处烽烟。
方昼因为手中有兵,很快就又收到了平乱的圣旨,让他兼任禹州都督令他出兵剿贼。
方昼在收复几座县城之时,已经将早年所读的兵书理解透彻。
接到旨意后,他率领两万兵马四处从禹州出击,接连大胜。
他的兵马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很快就增加到五万,依旧称为昼字营。
因为方昼的战功和天下如今的乱局,他获封禹州牧、授太子太傅衔。
除了方昼所在的禹州附近,天下愈发混乱,就连京畿之地都已经大乱。
方昼被朝廷安排着四处救火,麾下之地除了禹州之外,两年时间就将周围的安州、并州、祁州平定。
他以禹州牧为名,统辖四州之地,麾下兵马已经过了十二万,昼字营终于扩编成军,开府建衙称为禹州将军府。
在将军府建衙没多久,上京城中的皇帝连同宫中嫔妃,都因为京畿之地乱兵和边关告急,主动率领群臣来到了禹州。
方昼原本还想做忠臣,却没想到麾下兵将在皇帝和群臣到来没多久,突有一日为他黄袍加身,并高呼万岁。